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无痕中国论坛 (http://chinalnt.com/bbs/index.asp) -- 无痕环境参考 (http://chinalnt.com/bbs/list.asp?boardid=19) ---- 发展生态“观鸟”旅游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http://chinalnt.com/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067) |
-- 作者:章鱼 -- 发布时间:2023/1/5 1:52:35 -- 发展生态“观鸟”旅游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太平镇石梯村是一个景颇族、傈僳族聚居的边境直过民族村,全村共85户363人。2016年石梯村有建档立卡户43户150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高达50.5%,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15倍。近年来,石梯村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鼓励引导当地群众发展生态“观鸟”旅游产业,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不足2000元跃到2019年的10152元,率先从“直过民族”村中脱贫出列。 资源禀赋丰厚,“观鸟”条件优越 石梯村发展生态“观鸟”旅游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一是鸟类资源丰富。石梯村紧邻保护区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洪崩河片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石梯村分布有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是全国村一级生物多样性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鸟类资源非常丰富,已发现鸟类350余种,约占德宏全州已发现鸟类710种的49.3%,占全省已发现鸟类945种的37%,占全国已发现鸟类1417种的24.7%。 二是民族人文资源独特。石梯村辖区内居住的景颇族、傈僳族与缅甸的克钦民族同族同宗、同语同俗,有着共同的边境民族文化,各族群众跨境而居、相互通婚、友好往来、世代交往,民间联系紧密,胞波情意绵长,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
-- 作者:章鱼 -- 发布时间:2023/1/5 1:53:16 -- 用好“鸟资源”,做好“鸟文章” 本着“生态、绿色、和谐、宜居”的理念,石梯村在充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蹄疾步稳推进生态“观鸟”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保护生态护“鸟巢”。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组织党员、妇女、“草根民嘴”等,采取“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小品歌舞等形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成立护林队,定期开展巡护,充分发挥“前哨员、信息员、巡边员、护林员”作用,筑牢生态保护防线。将保护生态环境内容纳入党员积分、“最美+”等评选活动、写进村规民约。近年来,在生态扶贫政策的带动下,村民主动放下“油锯、斧头、砍刀、兽夹”等赖以生存的“家当”,自觉投身于生态保护中,实现了“旧习惯”向“新理念”的转变。 二是建好鸟点引“鸟客”。按照“一个‘鸟点’一种明星鸟”的思路(鸟类监测点俗称“鸟点”,观鸟客互称“鸟客”),合理布局“鸟点”,因地制宜建成双角犀鸟、红腿小隼、灰孔雀雉等各具特色的“鸟点”33个。积极引导村民加强“鸟点”管理,严格控制每日接待游客数量,设立游客诚信积分和生态休养期,将干扰降到最小。先后举办中国盈江国际观鸟节、中外生态旅游发展论坛等5次,国内外观鸟爱好者人数达3万余人次。石梯村1窝犀鸟年均吸引游客5000多人次,平均每个监测点实现1万至3万元的收益。石梯村“中国犀鸟谷”名声响彻中外,“盈江归去不观鸟”在观鸟界广为流传。 三是农民变身当“鸟导”。随着生态“观鸟”旅游的兴起,石梯鼓励引导村民建“鸟点”、当“鸟导”,吃好生态扶贫“观鸟饭”。以感兴趣、爱鸟护鸟的村民作为重点,由县观鸟协会进行鸟类知识培训,引导培训一批持证上岗的“鸟导”。实行“红黑榜单”制度管理,对不规范、瞎操作、乱收费等行为进行治理、公示,规范“鸟导”行为、诚信服务。目前,石梯村民有“鸟导”40余名,每名均能熟练辨别150余种鸟类,8名农民“鸟导”9次走进央视为鸟代言。石梯村民变身当“鸟导”后,收入大幅提升,生活质量、精神面貌大为改观。“鸟导”这一新名词已成为石梯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兴职业。 四是做好服务赚“鸟钱”。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支持石梯村民建特色民居,开农家客栈,为观鸟爱好者提供住宿服务。目前,石梯建成村集体农家客栈1个、特色民宿24家、农家乐饭店2家,观鸟旺季每家客栈每天可带来500元至1000元收益。鼓励村民为观鸟爱好者提供导游、交通、背包、送餐等服务,单次可获取服务费200元至1500元不等。同时,发挥 “互联网+”优势,组建“中国犀鸟谷”旅游网站,开展线上鸟类知识讲座,建立“鸟导”信息库,及时发布鸟类情况、食宿信息等,推行网上预定“鸟点”、客栈、“鸟导”等,科学调度服务车辆。据统计,2019年生态“观鸟”旅游为石梯村带来直接收入达107.5万元。 五是讲好故事结“鸟缘”。多措并举推进人鸟和谐相处,为观鸟产业、生态保护和贫困群众致富增收搭建平台,结下“鸟缘”。开办“观鸟自然课堂”,以展览、实地观摩和现场讲授的方式向全国各地中小学生传播“鸟知识”,讲好石梯村民几十年如一日守护一窝犀鸟等“鸟故事”。采取“鸟点+志愿者”的管护模式,聘请鸟类监测志愿者17名,对珍稀鸟类进行“重点照顾”,早观察、午投食、晚监测。运用民族“五用”宣讲措施,讲好观鸟脱贫致富的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启发和引导群众爱鸟护鸟,积极投身“鸟产业”。 |
-- 作者:章鱼 -- 发布时间:2023/1/5 1:53:49 -- “主药”配“辅药”,有效治疗贫困病症 发展生态“观鸟”旅游找准了治疗“穷病”的主药,但有了“主药”还需要相应“辅药”才能根治石梯村的病症。 一是建设新村显特色。根据资源禀赋、文化底蕴,统筹考虑村庄格调、民房布局和群众生活习惯、礼仪习俗等需要,对石梯村进行整体打造。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同机制,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投入到边境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新建和改造提升特色民居45户,新建和改造提升道路36.4公里,新建人畜饮水管网10公里,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配套逐步完成。同步开展清 “六堆”建“三园”行动,村民的生产生活极大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为发展生态“观鸟”旅游提供了较好“舞台”。 二是生态扶贫有实招。着力做好“生态+”文章,在发展生态“观鸟”旅游的基础上,鼓励引导群众逐步退出香茅草种植,转向发展“林木+林旅+林下”绿色立体循环经济。全村共发展坚果、荔枝、咖啡等林下经济2800余亩,年产值约30余万元,逐步改善了产业发展结构。实施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6595亩,天然商品林停伐保护6160.5亩,年均补助资金12.7万元,聘用生态护林员40名,生态扶贫的多重效益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社会帮扶见实效。认真落实“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政府积极动员引导,企业响应号召、履行社会责任,全县10家企业以产业帮扶、安置就业、技术培训、捐款捐物、助学、助医等多种形式结对帮扶石梯村。培养民宿人才10人、餐饮业人才8人,解决就业岗位12人,帮扶发展产业45户,进一步夯实了石梯村脱贫致富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