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无痕中国论坛 (http://chinalnt.com/bbs/index.asp) -- 无痕茶坊 (http://chinalnt.com/bbs/list.asp?boardid=20) ---- 施一公英文科研论文写作心得 (http://chinalnt.com/bbs/dispbbs.asp?boardid=20&id=1953) |
-- 作者:章鱼 -- 发布时间:2022/6/1 12:15:07 -- 施一公英文科研论文写作心得 英文科研论文和中文文学作品差别有多大?看着像两个物种。我也一直这样以为,直至我看到施一公的写作经验分享,才觉得万事皆相通。也是,不管用什么语言,写外星人研究还是春风桃花,都要逃不脱写作的本质: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斯蒂芬·平克) 也就是说,我们写作,要不断克服混乱。一开始,脑子就像滚进100个毛线球,还有你欠了几箱小鱼干的猫咪翻滚抓挠,直至搅合成印度街头的电线。 然后,你要接线,准确将每条线的两头搭上正负极,还不能串了。最后,推闸,全城亮了。读者只管欣赏这万家灯火,你眼花不花,手酸不酸,是无所谓的。 我们在「网状-树状-线性」的书写路上,常感孤独与痛苦。这一点,无论科研论文还是文学创作都逃不掉。因此,科学家所总结的写作经验,和作家的不谋而合,大有殊途同归之感。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分享过英文科研论文写作心得,共6点。感觉不仅仅是对论文写作说的,对泛写作也颇有启发和共鸣。 坚持输入1.要写好科研论文,必须先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争取每天30-60分钟。刚开始可以选择以读英文报纸、英文新闻为主,逐渐转为读专业杂志。我会在近期专门写一篇博客文章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增强读专业杂志能力的办法。(施一公) 要写得好,多读多写已无须赘言。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做好笔记,假以时日,积累便会丰厚,而且还能提升语感。 此外,还可以在案头或枕边放几本偶像的书。温故知新是一方面,更旨在吸取能量。状态有起伏,脑子难免有浆糊的时候,翻翻它们,刺激下神经情绪。就像给停放了一周的车怠速热热身,很快就通透了。 逻辑为王2.写科研论文,最重要的是逻辑。逻辑的形成来自对实验数据的总体分析。必须先讨论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来做图(Figures),最后才能执笔。(施一公) 先设计还是先下笔?一直以来,写大纲派和不写大纲派分歧丝毫不减。像村上春树,随性而至,直接动笔;纳博科夫也差不多,有想法就记卡片上,后面再组合;阿来也不打草稿,不写大纲。 不过,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自觉不是那么有把握,还是先设计蓝图为好。 最短时间拿出初稿3.具体写作时,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写一个以subheading为主的框架,然后开始具体写作。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话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词语的华丽,而主要留心逻辑(logic flow),注意前后句的逻辑关系、相邻两段的逻辑关系。写作时,全力以赴,尽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干扰(关闭手机、座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第一稿。还要注意:一句话不可太长。(施一公) 看来,所有类型的写作都近似——先写完,再写好;初稿不要在意一字一句的得失,留给修改时收拾;全情专注,拧紧逻辑;最后,多用短句。 |
-- 作者:章鱼 -- 发布时间:2022/6/1 12:15:34 -- 从模仿开始4.学会照葫芦画瓢。没有人天生会写优秀的科研论文,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学习别人的文章要注意专业领域的不同,有些领域(包括我所在的结构生物学)有它内在的写作规律。科研文章里的一些话是定式,比如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 we performed …”,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 but not the latter, hypothesis …”, “Despite recent progress, how …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 等等。用两次以后,就逐渐学会灵活运用了。在向别人学习时,切忌抄袭。在美国一些机构,连续7个英文单词在一起和别人的完全一样,原则上就被认为抄袭(plagiarism)。(施一公) 几乎每个作家都会受偶像的影响。例如海明威之于马尔克斯,雷蒙德·钱德勒之于村上春树,奥威尔之于王小波,卡尔维诺之于帕慕克……从你喜欢的作家入手,不仅要看他的作品,他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也一连串摸过去。 他们有共同的精神属性。你为之倾倒,就是他们的一员。他们手牵手,为你引路。那就走过去,朝着远方。同时,施一公也提醒了:「在向别人学习时,切忌抄袭。」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5.第一稿写完后,给自己不要超过一天的休息时间,开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时,还是以逻辑为主,但对每一句话都要推敲一下,对abstract和正文中的关键语句要字斟句酌。学会用“Thesaurus”(同义词替换)以避免过多重复。第二稿的修改极为关键,再往后就不会大改了。(施一公) 除非截稿在即,否则建议初稿完成后,先放空放空。作家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建议放上两三周。初稿会在脑袋深处沉淀,许多好事将不知不觉发生。 村上春树更过分,给自己放个长假,玩一个月,努力忘记作品。他将其比作「养护」和「窖藏」,只是安安静静地放着,让内部慢慢干透凝固,就像处理新建筑那样。不过这是文学家的速度,对科学家来说,估计有些奢侈。 「对每一句话都要推敲,关键语句要字斟句酌」「学会用同义词替换,避免过多重复」这些建议非常实用。写故事时,要不断收紧叙事,对每一个词提问。古人说「权重出」,就是避免句中重复用字。 不要在不重要的地方绣花6.第二稿以后的修改,主要注重具体的字句,不会改变整体逻辑了。投稿前,一定要整体读一遍,对个别词句略作改动。记住:学术期刊一般不会因为具体的语法错误拒绝一篇文章,但一定会因为逻辑混乱而拒绝一篇文章。(施一公) 同理,文学期刊也一般不会因为错别字或语法错误拒稿,但一定会因为逻辑混乱和思想性缺乏而谢客。别在不重要的地方过度绣花。 6点启示,道理如此相通,深感大道至简。最后,施一公的一句话总结最得我心,实在又中肯: 在科研论文写作时,一定要谨记于心的就是:用最简单的话表达最明白的意思,但一定要逻辑严谨!其实,中文和英文论文皆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