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无痕中国论坛 (http://chinalnt.com/bbs/index.asp) -- 无痕茶坊 (http://chinalnt.com/bbs/list.asp?boardid=20) ---- 没有任何一座国外博物馆以收藏中国文物而自豪 (http://chinalnt.com/bbs/dispbbs.asp?boardid=20&id=2411) |
-- 作者:章鱼 -- 发布时间:2025/6/28 14:28:04 -- 没有任何一座国外博物馆以收藏中国文物而自豪 我去过50,60个国家,逛过中外上百座博物馆。 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没有任何一座国外的博物馆会以收藏中国文物而自豪。 世界级的博物馆收藏鄙视链是: 古埃及文物>古希腊古罗马文物>>>伊斯兰黄金时代的文物>>>>>>>>>>>>远东地区的文物。 无论是古中国还是古印度,都是可有可无的,背后的原因也是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中国古代文物,跟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也不具有颠覆性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拿收藏了最多中国古代文物的大英博物馆举例。 最多中国人打卡的罗汉像。造型极其逼真,确实震撼。但这件罗汉像是泥塑,而泥塑在材料和工艺上相较于石雕要容易许多。更何况,这种高度写实的造型,在古希腊雕塑中是基本功。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古希腊雕塑,论逼真程度差不多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 大英博物馆馆藏了7件天青釉,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文物的绝世孤品。就是这种顶级中国文物,也是跟其他的瓷器摆在一个大玻璃架子上,如果不仔细找,都很难发现。 ![]() 中国古代文物,很多时候背后的文化价值要大于艺术和工艺价值。 比如去年大英博物馆展出了“金瓯永固杯”,这是从圆明园盗取的国宝级文物了。如果纯粹以珠宝镶嵌的美学角度看,其工艺远称不上惊艳,掐丝珐琅工艺,采用了包镶的手法,严重了限制光线进入宝石的路径,减少了宝石的闪耀度。宝石甚至就是原石,没有经过任何的抛光,只是打磨了下形状。 ![]()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很多中国文物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意义。单纯从艺术性和技术性来看,中国古代文物工艺多数时候并不惊艳。 中国文物展示出彩的是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这是极少数的会考虑中国文化底蕴的国外博物馆。展出的辽代自在观音,展示的空间讲究留白与对称,用光也极其克制,甚至设置了“静室”,让观者“感受”中古文化强调的“慎独”。 中国古代文物必须要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去欣赏,才能感受到其独特的价值。 ![]() 剩下的其他博物馆,无一例外中国文物仍采用20世纪初的“文物分类式陈列”(瓷器一排、青铜一排)。 中国任何一座大城市的省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质量,都吊打国外的博物馆。 赢学是一种心理状态,民族自尊与焦虑的矛盾情绪。一方面对外国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耿耿于怀;一方面,又怀有某种自豪感,怀揣对“被他国文化肯定”的虚荣。 |
-- 作者:章鱼 -- 发布时间:2025/6/28 14:29:15 -- Amphitheatre of N?mes 是中国东汉早期的建筑,位于今天的法国境内。 简中网站动不动就把法国人的祖先,日耳曼人说成是野蛮人,恨不得说得人家刀耕火种似的,但实际上,Amphitheatre of N?mes不光拥有完整的下水系统、而且可以同时容纳超过2万人。 说句扎心的话,去颐和园转一圈,再去Amphitheatre of N?mes看一下,横跨了2000多年的时间,这其中的差距。。。是碰也不能碰的滑梯。 ![]() 1211年开始修建,主体建筑完工于1275年的Reims Cathedral,同样位于法国境内。对应的是中国的南宋时代,Reims Cathedral主体建筑完工后两年,蒙古人开始进攻临安。 这一时期也属于简中网站津津乐道的“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这个跟应县木塔算是同一个时代的建筑。) ![]() |
-- 作者:章鱼 -- 发布时间:2025/6/28 14:32:40 -- 讲建筑的回复,无一例外都提到赵州桥(已经塌了,现在看到的是50年代钢筋水泥重修的,也因为如此,只是一般的全国文保单位,而不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应县木塔(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人建的)这两个。 从纯工程难度和结构复杂性来讲,他们完全不清楚同时代的西方建筑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 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而Hagia Sophia Grand Mosque完工于公元537年,Hagia Sophia Grand Mosque要比应县木塔早500多年完工。 下图是Hagia Sophia Grand Mosque的外部和内部。 ![]() 有点意思。 再次认证了那句亘古不变的真理“人是没有办法想象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