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一聊三个点:痛点,痒点和卖点,以及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峰终定律,讲一讲卖点,峰值体验打造。
一、痛点,痒点与卖点
关于痛点,痒点与卖点,解释有很多,梁宁老师在产品思维30讲中还讲到另一点爽点,并用恐惧,即时满足和满足虚拟自我,解释了痛点爽点和痒点,这更像是针对三点的解决方式,而并非名词解释。消除对痛点的恐惧,提供爽点的即时满足,以及在痒点上实现虚拟自我的满足,这样看就容易理解很多。
回到名词解释,对于痛点痒点卖点,我看到的最佳的解释是:
这里有三个角色,市场,用户,和产品,市场。痛点和痒点都是用户的需求点,痛点是共性的,是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用户所厌恶,会直接影响决策的点;痒点则是个性的,因人而异。而卖点则是针对用户痛点痒点的产品设计,是商家的产品特色。好的卖点一定是能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满足一定的需求的。满足不了需求的卖点,永远只是自卖自夸。
二、峰终定律和峰值体验
这是由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提出的观点,人对体验的记忆主要由峰值(无论正面或者负面)和结束时的感觉决定,过程中的一些小的体验,体验的好坏,体验时间的长短几乎没有影响。关于峰终定律可以阅读《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本文很多观点受此书影响。
对于峰终定律,很多文章举了宜家的例子,这里说一次跟团的经历,一次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游,早上跟着接早的车去了集合点,坐着航空座大巴前往青城山,游览一圈后,在山下小店匆匆解决了午餐,然后是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过程很是惊叹,也很是疲惫。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踏上归途。到这里,如果让我评价整个行程,可能会是一个中评,虽然一切安排都很好,但确实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车还在开,导游开始了最后的总结,在回顾了一下一天的行程后,导游简单的介绍了成都的特产,当说到美食时,一连串的美食仿佛相声灌口一般滔滔不绝而来,车里想起了阵阵掌声,人们疲惫顿消,开始询问起导游市区游览的行程,希望获取一些建议,还有人因为坐在后面而急切的呼喊。这个团自然是好评满满。
现在想来,如果不是写这段话,我都已经忘记下车后的那场雨。一个行程,包含了各种精心设计和安排,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导游随口介绍的一段话。也只是一段话,就带来了整车的好评,体验的设计,就是如此的有趣和神奇。
行程体验仿佛一座起起伏伏的山峦河谷,你会因攀上高峰而欣喜,坠入河谷而沮丧,并因为高峰和低谷的感受而形成对整个行程的评价。这就对于跟团游的行程设计就提出了两点要求:消除低谷和打造峰值。
消除低谷是减少差评,打造峰值是获取好评。关于好评,可以考虑在峰值体验后请求客人给出行程点评,增加评价数,好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