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鸟类,其耐受程度不同,应激性不同,死亡率也不相同,一般来说,每在市面上出售的一只鸟,背后会有10只在这一过程中死去的同类。
有时我们在鸟市上,留意一下垃圾堆的话,就能看到受害者的遗体。
然而,盗猎者和贩子们并不在乎这样的死亡率,因为盗猎工具极其便宜,只要有少数个体能够活到鸟市并贩卖,对于他们就是有利可图的。
至于什么法律责任、物种延续、生态伦理、同情心和同理心,他们可以完全不顾。
在包头鸟市上死去的红耳鹎。这是一种原本生活在两广、福建地区的鸟类 / 摄影 爱染
还有一类鸟,需要从小训练,比如百灵、八哥一类,盗猎者们采取的手段是掏窝。
因为人工孵化这些鸟类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他们先寻觅鸟类的繁殖地点,做好标记,等亲鸟把雏鸟孵出来,养育到一定大小,再连窝端走。
这对很多繁殖地比较靠北的鸟类来说,意味着子女踪迹全无,意味在冬天到来之前来不及再次繁殖,意味着一个繁殖季的失败,也意味着种群数量的持续下降。
如果你认为在鸟市上露面的都是些常见的鸟类,那也太小瞧这些“神通广大”的鸟贩子了。
棕头歌鸲为鹟科歌鸲属的鸟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类之一 / 图源 wiki
棕头歌鸲,是世界上最为神秘的鸟类之一。人们自从发现它们之后,一直记录寥寥,只知道它们大概在东南亚越冬,在四川的深山里繁殖。在网络上搜索,也很难找到它们清晰的照片。
就是这样一种罕见的鸟类,曾经两次出现在鸟市上,被从四川分别贩卖到了广州和上海。
在鸟市上,我们不仅能见到捕捉自国内的鸟类,更可以见到一些来自异域的雀鸟,甚至能看到来自南美的红顶蜡嘴鹀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极乐鸟。
与本土野生鸟类相比,这些异国的雀鸟更要忍受长途运输。
野鸟走私犯将24只濒危的小葵花凤头鹦鹉塞进塑料饮料瓶子里 / 图源 搜狐
为了便于走私,它们还会被各种包装隐藏,曾经有印尼的野鸟走私犯将极度濒危的24只小葵花凤头鹦鹉塞在矿泉水瓶中,以试图逃避检查。
这些智商极高,热爱自由的鸟类,被这样被约束着长途运输,不仅死亡率能够达到40%,而且对于活下来的个体来说,也容易带来心理问题。
因此你也能明白,这样的物种贸易,严重威胁到了野生动物的生存。
非洲灰鹦鹉因其超高的智商,与人类良好的互动性,成为热门的“宠物鸟类”,同时,它们是非法盗猎贸易最猖獗的鸟类之一。
非洲灰鹦鹉又称灰鹦鹉或刚果灰鹦鹉,俗称灰鹦,是较为人熟知的一种中大型鹦鹉
即使非洲灰鹦鹉繁殖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是由于成本过高,盗猎分子、动物贸易贩子仍然偏爱盗猎的野生灰鹦鹉。
在过去50年中,灰鹦鹉的种群数量下降了79%,其中加纳境内99%的野生非洲灰鹦鹉种群已经消失。
不少灰鹦鹉会通过走私的途径进入国内。饲养灰鹦鹉的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一个物种在野外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