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在铁塔搭建中设计防鸟刺、倾斜的横杆,阻止鸟类停留。这样虽保护了电网,却危害了高原生态系统中的鸟类,引起地区生物链不稳定。

大鵟在国家电网安装的“生命鸟巢”栖息做窝,入住孵化。

大鵟在国家电网安装的“生命鸟巢”栖息做窝,入住孵化。
为此,国家电网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青海考察时所提“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的重要指示和殷切期望,勇担责任,探索突破,启动实施“生命鸟巢”项目,将传统电网维护中的防鸟、驱鸟转变为招鸟、引鸟、护鸟,用“生命鸟巢”来守护总书记一直牵挂的地方。
国家电网研究分析三江源地区鸟类的习性,并向专业机构请教,据此在提升输电线路外绝缘水平的基础上,于鸟类生存栖息较多的供电线路沿途搭建招鹰架和人工鸟窝,并为每个鸟窝提供了“门牌号”,以供监测管理,引导鸟类在此停留筑巢、繁衍生息。
根据专业机构的取样观测结果,依据目前的建设标准,每建设1个人工鸟巢,可在猛禽育雏期为周边区域提供52只左右的鼠兔或草原啮齿类动物的捕食强度,有效补齐补强三江源生态链薄弱环节,更好维护三江源生态平衡。

国家电网人在三江源地区安装“生命鸟巢”。

大鵟在国家电网安装的“生命鸟巢”入住孵化。
自2016年探索实施以来,国家电网已累计在三江源地区安装人工鸟窝4220个,招鹰架16只,已经发现近2300个鸟窝有栖息筑巢痕迹,成功引鸟筑巢2000余窝。
这些鸟类的存活,对鼠兔种群数量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让草原鼠兔数量得以减少,从而减少了鼠兔对草原植被和土壤的破坏。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国家电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用“生命鸟巢”守护好总书记牵挂的地方。
文中图片由王国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