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大自然创造出来的精灵之物,有着奇特的长相、艳丽的羽色、动人的歌喉、有趣的行为和令人羡慕的情感,全世界有超过9500种鸟类,遍布七大洲,每一个森林、海洋、草原、戈壁、雪山,甚至是沙漠也都可以看到鸟类的身影,其中还有不少就生活在我们城市里的一般街头和花园里,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

正因此就衍生出一种专门的户外探索自然方式:观鸟( Bird Watching),就是指到大自然中,通过望远镜等方式观察鸟的种类、羽色、行为,同时通过声音辨别不同的鸟种。也因此诞生了一种人群:“鸟人”。

鸟人,并非贬义,而是指观鸟爱好者,疯狂爱鸟人的统称。
这类人群的典型症状包括:熟悉各种鸟的名字(无论多么难念),种类,以及清楚的知道每种鸟的细微差别,比如喙、羽色、尾巴等等。如果出门观鸟,鸟人眼中就没有狮子老虎这些动物了,就是抬头找鸟。

鸟人通常穿着朴素,吃住艰苦,但舍得花好几万入一个徕卡或者施华洛世奇的望远镜,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到达观鸟点,为等一个鸟可以站上好几个小时。这种鸟痴在我们之前介绍过的电影《The Big Year》中有详尽的描述。

不过真的要观好鸟,这也是门技术活,没点专业知识,那就只能听到鸟叫,死活看不到鸟。世界很多地方都提供专业观鸟的服务。
比如在中美洲小国哥斯达黎加,非洲的肯尼亚,东南亚的泰国等等,跟着职业鸟导走进森林去找鸟,可以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通常鸟导都有各种神器和绝技傍身。比如鸟导人手必备单品——施华洛世奇单筒专业观鸟望远镜。
鸟导同时还会配备专业鸟书,每看到一种鸟,翻书给大家详细解释,能当场学到不少知识。并且部分鸟导还会配备播放器,把之前录过的鸟叫声放出来,吸引同种鸟类显身。
他们长期在一片森林或雨林工作和观察,能找到很多隐蔽的很好的鸟巢,熟悉鸟的生活习性。我们走过路过完全不留意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个鸟巢,找对位置耐心等上一会儿,就能看到归巢的鸟。


为了不惊扰小鸟,必要时观看人也需要做一些伪装。比如搭一个迷彩色的帐篷,身穿迷彩色衣服,给照相机的大炮穿一件炮衣等等。观鸟也是个体力活。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想要看到活跃的鸟儿,那必须赶早,比如五六点钟开始是家常便饭。鸟也不会出现在公园门口,所以还需要跋山涉水,徒步到密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