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了,外面也没啥好看的了:花儿落了,果实落了,昆虫睡了,连蛇都进洞冬眠了……

虽然周末躺在床上挺暖和的,但睡懒觉就会浪费美好的一天,你可以起床去……观鸟!
很多人也就认识麻雀啊、乌鸦啊,这些身边常见的鸟类,今天我们就教教大家怎么观鸟。


教你怎么辨别鸟类
我们通常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一只鸟的种类:
体型
当我们看到一只鸟,最先注意到的往往是它的体型。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它的体长和翼展,以及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

短趾雕
绘图:钱晶
不过,在野外估测精确长度并不容易,但参照描述法就比较好用了,比如“喙较粗”“约为麻雀的两倍体长”“翼展大于两倍体长”。相比羽色,体型和身体各部分的比例是更重要的辨识方法。
有时候,喙的形状和长度、身体的轮廓线,都是简单而直接的辨识规律。

羽色
除了体型,在野外也很容易看到鸟类的羽色。
鸟类的身体颜色中包含的信息非常复杂。除了种类之外,我们还能通过鸟类的颜色判断出它们的性别、年龄、食物和健康状况,这其中还包含了与季节、行为相关的信息。

绿头鸭
绘图:肖白
正确描述一只鸟的颜色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区分并记住鸟类的各个身体部位。
在观察时,我们需要记下不同色块在鸟类身上的分布状况。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种鸟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体色。了解非繁殖羽和繁殖羽、饰羽的概念和区别,将有利于在识别鸟类时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随堂测验:下图这个“秃头”是什么动物?

答案是丹顶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