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没有所谓“菜系”划分,只有“席面菜”和“家常菜”的区别;只有擅长“席面菜”的厨师才是各省顶级厨师,他们擅长的都是料理鲍鱼、鱼翅、海参这些高端食材;只会家常菜的厨师在旧社会属于上不得台面的低级厨师。
作者兰台
菜系这个说法出现的很晚,至少在1980年以前是没有菜系这个说法的。
在晚清,是不分菜系,只有“席面菜”和“家常菜”的区别。
所谓的“席面菜”就是从清朝达官贵人们吃的“燕翅席”发展出来的,最晚从咸丰朝开始,有钱人吃的都是“燕翅席”,不管在哪里。
有史料记载,清末驻藏大臣在拉萨请客,吃的也是和上海、广州、成都一样的“燕翅席”。
而“燕翅席”主要食材是海参、鱼翅、鲍鱼。
这就是为什么1960年代以前,不管是哪里的厨师,只要是有名的大厨,他们的拿手菜都差不多。
这里我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川菜名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国宴主持,北京饭店第一任行政总厨罗国荣,他擅长的就是海参、鱼翅、鲍鱼。(干烧煌翅、蝴蝶海参、叉烧烤鸭、鸡容鲍鱼)
同一时期豫菜大厨苏永州,他老先生拿手的也是鱼翅、鲍鱼、海参。
而北京饭店另一位被周总理称为“四大名厨”的陈胜大厨,他本来是广东厨师,他擅长的还是鱼翅、鲍鱼、海参。

国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