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个性和效率的平衡
新商业情报NBT:定制可以实现个性化,但个性化会对上游供应链提出更高要求,品牌该如何做到个性化和供应链效率该如何平衡?主要面向中国市场销售的LemonBox,为什么选择美国供应链?中国供应链在保健品这一块能力如何?
谷承文:供应链的整体水平还是品牌方更清楚,但我认为,LemonBox选择美国供应链,主要跟市场对保健品行业的认知有关,保健品是入口的,消费者产生信任的心理门槛很高。至于个性化和供应链效率之间的平衡,我们当时也担心,目前看这几个品牌做得都还不错。
LemonBox主打膳食补充剂,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做不同搭配,但它不是相乘的关系,不是A、B、C三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三个选择,3×3×3=27种,不是这个逻辑。而是在几十种常用的补充剂中,针对消费者提供的问卷数据进行组合推荐,所以它的SKU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上游相对标准化。effortless是通过组合的方式减少SKU,头皮性质维度就那么三四种,香味三四种,这样可提供的SKU就有二十几种。
定制化、个性化一定会对供应链提出更高挑战,好在现在的供应链足够支撑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前几年你跟日本的科玛等大型工厂谈小批量、多SKU的设计,会非常难。但从去年开始,整个行业形成一种共识,工厂要适应用户需求,供应链端开始主动做柔性生产。这是现在个性化、定制化品牌能够做出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新商业情报NBT:目前保健品行业的科研或研发能力怎么实现?以跟大学实验室和科学家结合为主吗?
谷承文:现在国内保健品或者保健食品的从业者,都还没有到研发的阶段,还是合作为主。现阶段考验更多的是团队洞察用户需求,并把它实现的综合能力。但下一个阶段,我觉得团队一定要有研发能力才能建立起核心,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过程。可能一开始是原创配方,后来原创生产,再后来连原材料也是独家的。我们非常看重供应链的创新,但不代表团队今天就要有这个能力,我们看的是团队是否也重视这一点。
新商业情报NBT:定制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价格更高,比如effortless的产品定价就相对较高,你会觉得它相对现在的市场来说有点超前以及小众吗?整体来讲,effortless的表现符合熊猫资本的预期吗?
谷承文:effortless确实定价比较高,它定位中高端。从数据看,中高端市场相对比较小,但增长最快。每个品牌发展路径不同,中高端品牌也有自己的机会,随着消费升级,金字塔最下面的被淘汰,最上面往下沉,时间往后看两三年,往往中高端品牌因为有更高的势能会向下夺得更大的市场。
定价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严格来说,effortless的价格带跨越了中端和高端,保留了短期、中期、长期的布局。这也跟团队战略有关,他们是比较稳健的打法。effortless的发展还是符合预期的,它们有高复购,在加大营销之后,高复购率依然能够保持。目前来讲,我们认可effortless的打法。
新商业情报NBT:在营销上,需要定制的产品和普通产品有没有不同?因为定制的前提是测试,测试就是一种筛选,而不是直接卖产品。
谷承文:effortless的测试比较简单,LemonBox相对难一些。LemonBox有在做自己的小程序,但目前还只是把小程序作为工具,没有像客服一样体系化地去操作。它也入驻了天猫渠道,结合天猫小程序做了一些测试体验的优化,天猫本身是没有这套测试的。所以我觉得在营销方式上,定制品牌和普通品牌没有太本质区别,只是这些做定制的品牌会密切关注,进来的用户有多少参与了测试,以及测试之后的转化率,根据这些反馈再做优化。
我们一直很注重团队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这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只不过之前通过线下调研、访谈,现在通过淘宝、抖音来洞察。互联网时代,品牌的营销主阵地已经转变,只有充分理解新的流量价值,才能做好投放,在新一波竞争中胜出。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一波消费品做得比较好的,好多都是传统消费品公司出来的年轻人。他们既有行业优势,又对互联网营销方式学得很快。这个阶段的消费品竞争越来越激烈,从供应链角度大家都差不多,从营销角度大家的互联网营销都用得很好,这样一来竞争就升了一个维度,到了考验CEO愿景、团队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的时候。原来是“术”的层面的竞争,现在“道”的竞争会更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