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上海多家露营营地迎来客流高峰。在长兴岛郊野公园一大片绿地上,1200余个家庭帐篷几乎天天爆满。
小红书站内国庆露营相关笔记发布量呈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1116%。携程发布的《2021年中秋假期旅游数据报告》显示,中秋小长假期间,露营产品订单量较今年端午假期增长近50%,GMV(网站成交金额)增长逾60%。
露营产业似乎真的迎来黄金发展期。然而,当这股露营浪潮涌来时,与之相生的,也有对其是否会快速退去的隐忧。对于中国式露营产业而言,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它还能火多久?
帐篷已经搭好,装备可以租借,烧烤食材和炭火都有提供,穿个拖鞋就出门了
“国庆营地的爆满,其实早有预估。”从去年开始,从餐饮行业跨界而来的陈刚明显感到,露营这一原本专业化的运动正逐渐“破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他所在的早安野宿,是较早进入城市露营领域的团队,为许多上海营友创造精致露营初体验,长兴岛郊野公园营地便由他们运营。
90后阿新曾被野生露营劝退过。“长时间的负重徒步加上几乎没有基础设施的野生营地,对没有经验的女生来说,实在是不小的挑战。”精致露营为她打开了大门。原本专业性较强的户外活动“破圈”,购买“拎包入住”套餐后,仅背一个背包就能轻松参与。“帐篷已经搭好,装备可以租借,烧烤食材和炭火都有提供,穿个拖鞋就出门了。”
体验感因人而异。95后白领萌萌在营地度过两天一夜后,被成功“种草”,开始期待下一次活动。“这里有撒欢奔跑的金毛和躲在主人裤管里的刺猬,吃着烤串的阿姨、爷叔和聊着未来的大学生。白天玩皮划艇、扔飞盘,晚上盘腿坐在草地上听小型演唱会。”
有人则表示体验一次就够了。“整体搭建的氛围感不错,但配套基础设施和预想有出入。淋浴设施数量较少,排队时间有点长。帐篷里有些潮湿闷热,隔音不太好,如果周围有人聊天,浅眠的人很难入睡。”玩家贝卡想去感受一下真正的露营,准备好一切,与三两好友一起体验自然与户外。
“不论人们对于露营产品的看法如何,目前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露营,它正成为一种潮流。”有八年露营经验的小红书用户布鲁克从去年开始成为一名露营内容创作博主,目前运营着约500个家庭在内的露营社群。
放在2020年前,这样的热闹场景是从业人员难以想象的。原本,这是一个看似颇有距离感的行业,仅分专业玩家和非专业玩家。疫情发生后,不少市民无法出国游,中长途旅游也受到影响,周边游、自驾游随即走热。露营这样易获得、可分享、技术门槛不高的户外生活方式,开始获得青睐。
最为直观的就是营地数量。“2019年时,中国只有不到50个营地,规格较好的不足10个。现在,全国大概已有500个营地了。”业内人士介绍。社交平台为这波热度添了一把火。比如小红书平台在“五一”时注意到这波发展态势,在暑期进行了大量运营。到了中秋加“十一”假期,就出现一次大爆发。
可在上海中心的花园露台看一场露天电影,或在深夜打烊的大型购物商场过夜
“中国式露营由疫情催生,并走出一条既不同于欧美,也不同于日韩的独特路径。”布鲁克说。
单从露营装备就可见一斑。欧美追求是贴近自然的户外运动,甚至挑战身体的极限,功能性被放在第一位。而饱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日本,更讲究体验和享受户外生活,抑或是学习基本生存技能,装备倾向于美观与实用兼具。中国当下兴起的露营热,更多是偏向于体验式的场景消费。“露营地有景观不错的绿地、发挥创意布置的帐篷、小型音乐会和电影、精美的食物等,就像另一种风格的便捷酒店,既能享受户外,也能满足社交需求。”
上海成为精致露营的发源地之一。从自然地理条件上看,佘山、淀山湖等部分区域具备打造优质露营地的潜力。
四月份筹备,六月份营地开业,麓场营地创始人小斐在热潮之下迅速入场。曾是一名境外定制游策划师的他,将营地选址在松江区一处生态园的湖心岛上。“营地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很不错,运营方自建了卫生间和淋浴房。在那里,可以看到白鹭、鸭、鹅、狗等动物,还有很多给小朋友准备的游玩项目。”布鲁克体验过后,在社交平台推荐了这处场地。他同时指出,对于专业级玩家来说,上海的原生态环境很难说有绝对优势。“绝大部分露营场地还是在公园草坪,或是在海滩边上。其实,更有吸引力的体验是在山顶上,或是在林间,听虫鸣鸟叫,看浩瀚星空。”
但上海也有独特之处,这里的年轻人在新潮玩法上有更高的敏感度,审美水平也相对更高。对于新业态的快速反应,一定程度上引领了露营潮流。“拎包入住”的营地体验已经不足为奇,早安野宿还把露营直接搬到市中心。人们可以在上海中心的花园露台上,看一场露营式露天电影,或在深夜已打烊的大型购物商场,来一场过夜体验。
“最开始,露营的关注度还不高。项目涉及供电以及安全巡查等环节,协调花了不少时间。”以前,是早安野宿主动找场地谈合作,现在情况发生转变,更多的商业体主动找上门。“这样的活动是对商业体的品牌宣传与推广,同时,露营人群也能拉动夜间经济,投入和产出比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