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东亚社会一端:
传统的东亚社会是一个十分世俗的社会,既缺乏西欧基督教的宗教传统,又存在高度内卷化的竞争环境。因此,东亚社会对人的评价体系也十分地世俗化和实用主义:权力和金钱。
在东亚社会获取这两样物品,无非通过先天的继承和后天的内卷。加上东亚社会从小的应试教育培养模式和极端单一的价值评价体系,使得多数人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全部紧盯着最终结果和目标,与达成最终结果无关的事物属于浪费时间的东西。
作为内卷发源地江浙一带,大户人家都有“耕读传家”的传统,简而言之就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参加科举考试——封侯拜相——囤田置地完成土地兼并。在今天就是考名校——考公务员——买多套房当房东。
东亚社会对于他人的评价几乎也是围绕着“权力和金钱”,对一个毕业了的成年人评价无非是:他/她学历高、工作好、收入高、家庭背景好,很少见到评价一个人“他去过很多国家”(外交官、中资企业外派因公出差除外,换言之,这个人在实权部门工作),他篮球打得好(能通过打篮球出名赚钱除外,换言之,这个人赚钱能力强)。
甚至,你的业余爱好都要被考察是否能够变现或者是否影响考名校——考公务员——买房,一切的一切要为这些让路。在学生时代,这个变现指的是能够在考试分数和排名上有所提升,而在毕业后,这个变现指的是能够获取权力和金钱资源。
别说旅游了,就算是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也得让路,体育课被主科老师抢走的剧情每个人都经历过吧?笔者的从初二到高三五年内从未上过一节体育课,因为普通高考不考。
再比如,研究生复试面试环节,面试老师询问你的业余爱好,看似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实则也是考察环节。聪明的学生一定会回答:阅读和书法这两个高分标准答案。因为这传递的信息是:我在课余时间依旧在一刻不停地学习,我是一个符合东亚标准的好学生,不会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
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有晚睡的习惯,如果你晚睡是因为在备战公务员考试,或者在投资美国股市而且赚钱了,你的父母一定会觉得你有出息,尽管晚睡对身体不好,但是变现了。但如果你晚睡是因为打游戏或者看肥皂剧,你的父母一定会觉得你玩物丧志、不思进取。
这也就是为何同为女性的上一辈,对于新一代女性热衷旅游、瑜伽、烘焙也普遍采取负面评价态度,理由很简单:瞎浪费钱,华而不实,不适合过日子。
“过日子”是东亚社会特有的一个词,也是东亚社会男男女女择偶普遍参考的一个指标。因为高房价和高竞争压力迫使多数人不得不从小就放弃一些爱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无穷无尽的内卷竞争中去,几乎所有的人围绕着教育、住房、医疗等维持基本生存的资源疲于奔命。
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年轻人择偶的理由无非是:他/她好有趣,他/她有这么丰富的人生体验,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篮球打得好/她钢琴弹得好。
而放眼当下的中国婚恋市场,我们在谈什么?你们去翻一翻知乎的各类婚恋问题:
我是985高校博士毕业生,她只是双非院校的硕士毕业生。我是重点城市核心部门公务员,她只是一个私营企业的文员。我家在省会城市三套住房,她家在县城只有一套住房。我父母是体制内实权处级干部,她父母只是普通城镇职工。我父母和爷爷奶奶退休金医保齐全,她父母只有新农合。
你会吉他?售楼处购房打折吗?你去过许多国家?行测申论考了多少分?你会烘焙?家常菜会几道?你会插花?还不如会点奥数题以后辅导孩子。
因此,符合东亚社会评价体系的“变得更好”“提升自己”,是指通过残酷内卷游戏在竞争中胜出,考入名校、考进体制,获得更多的权力和金钱资源,除此之外,皆为华而不实的废纸。
但是,获得更多的权力和金钱资源并不能通过旅游、烘焙、瑜伽来实现。就像一个钢琴弹得很好的学生如果参加普通高考,钢琴弹奏能力并不是考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