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垃圾分类,能够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构建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实现垃圾的“变废为宝”。在城乡实行垃圾分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
为让公众意识到目前中国进行垃圾分类的紧迫性以及掌握垃圾分类方法,无痕中国把已开发的“公民十条”生态文明课程中“垃圾分类”内容提取出,以“体验式、游戏化、在地化”的无痕环境教育方式使公众易于理解和实行垃圾分类内容,并延伸到现实生活中。2019年7月15-21日,无痕中国联手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济南大学数院和政法学院的志愿者讲师们,面向济南、青岛、济宁三地公众连续推出了七天“公民十条行动周——垃圾分类主题课堂”。
2019年7月17日下午,“公民十条行动周——垃圾分类主题课堂”第十站迎来的是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青岛市平度市翟哥庄村风信子支教团队,课堂分为两场——五六年级一场,七年级一场。担任五六、七年级讲师的分别是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的志愿者和焕蓉、高焕兴,担任助理工作的是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的郭学莹、邹文静、段文昕,近四十名学生和志愿者一起分享了愉快又充实的50分钟。
一、无痕简介
首先向当地学生介绍了无痕中国公益组织,无痕七原则,以及济南等城市中小学生自然环境教育的现状,并进行了国内外环保政策的介绍,解答了同学们“无痕课堂是做什么的”的疑惑,也借此增强了同学们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视。
二、World cafe
身边常见污染情况引入,大家有话可言,兴趣勃勃。
列举生活中污染现象也让同学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知道了保护环境不是空谈,需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大家踊跃发言,积极交流讨论。
对于如何保护环境,采取什么措施改善生活环境,同学们都有很多建议,讲师一声令下,同学们纷纷疾书。一条又一条,写满了一页纸。大家互相补充,积极献言,你一言我一语,带给每个人满满收获。
三、垃圾分类
由简入难,不变的是规律,考验的是知识与脑力,需要的是耐心与细心。
同学们游戏中体验垃圾分类乐趣,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四、合影留念
五六年级、七年级同学分别合影,许诺共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8级讲师和焕蓉
通过讲解公民十条课堂,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每个人都环境保护的理念非常理解和支持的。由于无痕的生态课程紧凑有趣,孩子非常积极地参与回答问题,写下的日常环保措施也非常多且很有条理。
平度市新河镇大庄子小学六年级 崔家溪同学
通过本次课堂,我第一次学到了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我知道了怎样分类垃圾,也知道了有害垃圾的危害。原来玻璃瓶、旧纸杯、矿泉水瓶、广告纸等是可回收的垃圾,卫生间废纸、碎砖瓦是“其他垃圾”,剩米饭,剩鸡骨头、变质鸡肉是“厨余垃圾”。老师们的课程使我更明白了,平时不能随便丢弃垃圾。
“公民十条行动周——垃圾分类课堂”的开展向公众普及了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增强环保观念,践行LNT无痕环境行动,做无痕环境理念的传播者、美丽中国的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