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中国论坛无痕中国工作管理无痕环境参考 → 身在北京,不观鸟太可惜了


  共有1702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身在北京,不观鸟太可惜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章鱼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无痕金牌志愿者讲师 帖子:2500 积分:1084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21/1/1 17:15:08
身在北京,不观鸟太可惜了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3/29 16:45:35 [只看该作者]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北京青年报
钟嘉
喜爱在旷野活动的猛禽——普通鵟
野鸭湖集群的潜鸭和白骨顶
湿地精灵——普通翠鸟
湿地常见猛禽——白尾鹞
红嘴蓝鹊

    在北京外出游赏时,大家一般会看什么?是雄伟的故宫?还是蜿蜒的长城?其实,身处北京城的我们,一直都忽略了一个更灵动的视角——从鸟的视界看北京。

    近年来,我国的观鸟人数日益增多,但仍是一个偏于小众的群体。大多数人虽然对鸟儿有着浓厚的喜爱之情,却并不知道如何走入这个秘密的精灵天地。

    11月10日下午,“青睐”讲座特邀观鸟22年的资深“鸟人”钟嘉,带领大家走入观鸟的世界。钟嘉,退休前是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新闻从业30年。目前是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朱雀会)荣誉理事长,出版过多本观鸟与自然观察内容的书,业余时间主编《中国鸟类观察》民间期刊15年并仍在继续。

    讲座现场,有为嘉宾准备好的座椅,钟嘉说:“我不太喜欢坐着,还是站着讲吧,坐着感觉不对。”面对工作人员递过来的麦克风,她也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自称“嗓门足够大”。2个半小时的讲座,钟嘉一直站在台前,精神抖擞,未见一丝疲态。观鸟是一种什么活动?为什么说北京是观鸟胜地?如何开始观鸟?在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钟嘉带领“青睐”会员走进了一个就在我们身边却藏着许多秘密的天地。


    “拍鸟”不是观鸟,我们一定是看野生鸟类


    在钟嘉的PPT中,有两张看起来场景相似的照片,都是一群人密密麻麻地聚在某个露天的地方,冲着前方拍照。钟嘉分别还原了当时的场景。

    前者是今年开春在北京动物园,超过一百人的“炮阵”,对着一只这么小的小鸟——钟嘉用手比了个不到一拃的长度。“它是偶然来到北京的,被人发现以后,就一呼百应,连外地的观鸟人都跑来北京拍这只鸟。很稀罕!叫什么?欧亚鸲(qú),应该是在欧洲分布的一种很小的鸟。”而后的一张照片,是商家人为在一个大沟里搭起架子,养了些鸟,专供人拍照。

    在钟嘉看来,观鸟和拍鸟的区别,关键是目的不同。观鸟人也用相机,但主要是为了观察鸟类。而对于拍鸟人来说,我只要漂亮的片子,我希望鸟离我越近越好。至于它在野外是什么样子,是否应该在这个环境里生活,我不管。

    钟嘉说,观鸟和拍鸟这两个圈子有重叠,“但是我们绝对不跟拍非野生状态下鸟类的拍鸟人‘同流合污’。我们一定是看野生鸟类,相机只是一个观察记录的工具。当然在可能情况下我也追求大片,但我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了解大自然中的这一大类群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章鱼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无痕金牌志愿者讲师 帖子:2500 积分:1084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21/1/1 17:15:08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3/29 16:46:31 [只看该作者]

 追溯源头,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开始观鸟了——从果腹,到臭美;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仿生学尝试飞行……而近现代的观鸟,是以物种分类学为基础,认识鸟种——知道每一种鸟叫什么名字。这关系到它们的习性、分布等信息,也因此必须有图鉴等工具书,有科学依据。需要借助望远镜这样的工具,不仅是为了看得远,更要看清楚细节,颜色、长短、比例……


    观鸟心态有不同阶段,一开始都是因为被震撼到了


    谈及观鸟的心态,钟嘉把它分为几个阶段。入门往往是因为鸟非常漂亮,吸引人的目光,“唉哟,这么好看!我得看看去!”第二个阶段是欣赏其壮观。钟嘉回忆自己在盘锦辽河口的观鸟经历:“上万(数量)级的鸟,最大的时候是10万级的鸟,突然在你面前同时起飞,在空中像云一样,那么飘过去的时候,实在是太震撼了,就忍不住再去看,要了解它们。” 而当你用望远镜,仔细去观察某一只鸟或者某一类鸟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匪夷所思:“哇,它怎么长成这个样子!”

    屏幕上同步展示出一张猫头鹰的照片。“这叫领鸺鹠(xiū liú),很厉害。我第一次见它的时候,在秦岭,它在吃一只25厘米大的鸟,它比它的猎物小好多。当时它正在山路上叨那个鸟呢,我们一来它一下就飞到树枝上,又不舍得离开,死鸟就躺在地上。我们一看,哇!它在吃一只斑鸫。后来我说我们赶紧走,让它继续去享用它的大餐。”钟嘉语气中的兴奋与好奇,似乎把大家也带到了当初的观鸟现场。

    “再看这边这个,你怎么能想象一只鸟的嘴长成这个样子?它难道能掌握平衡吗?”图片中的鸟白羽黑嘴,嘴型细长,末端扁平,呈琵琶状。看着“奇特”的照片,听到钟嘉如此 “质疑”,会员们忍不住笑出了声。据钟嘉介绍,这种鸟叫黑脸琵鹭,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也是国际濒危物种,全球大概有4000多只。主要在中国东南沿海越冬,在辽宁及朝鲜、韩国的沿海岛屿繁殖。“很多鸟友第一次去看鸟,在后海湾看到它,登时就被震撼到了。有人看完以后给自己起网名就叫黑琵。”

    而说到北京人常见的大斑啄木鸟,钟嘉最称道的是它的“花衣裳”:“你看人家黑白红三色,实际上是服装设计师最最顶端的运用色彩的技术,人家用得很好!”


    辨识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又非常有趣


    对于观鸟“小白”来说,最痛苦的是“听得见看不见;看见了看不清;看清了认不得”。鸟儿钻在郁郁葱葱的树上,“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好不容易露头了,可树叶有遮挡,或是天气不好,根本看不清;明明觉得看清了,在图鉴里却怎么都翻不着……钟嘉说,观鸟一定要辨识种类,知道它叫什么名字。这就需要了解鸟的各个身体部位的名称,观察它的关键特征。辨识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观鸟肯定要走到这一步。

    屏幕中一只愤怒的小鸟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它羽毛乍起,眼珠圆睁,张着嘴巴,似乎正在气呼呼地怒斥别人。照片下面的图说更是逗乐了大家:“你才是麻雀!你们全家都是麻雀!”钟嘉老师回忆,一位记者同行在洞庭湖观鸟时说,这不都是家雀儿吗。而那句图说则来自于另一位鸟友在论坛上的杜撰,为小鸟“代言”。

    钟嘉展示了10种样貌相似的小鸟的图片,请大家找出最下面的一只有什么不同。“嘴大”“眼周有白环”……会员们认真观察后,谨慎地报出了一个个答案。钟嘉说,观鸟是一种很好的观察力的训练,“一旦进入辨识这个台阶,就会觉得兴致盎然,就要挑战自己——我到底要看看它怎么个不一样!”

    图中这些小鸟体型、习性相近,只是斑纹略有不同,但它们各有各的名字。“世间万物,每个物种都特立独行,我有我的基因,我有我的传承,我跟别人不一样!当你在野外看到鸟是怎样努力把自己的优秀基因传承下去的时候,你不能不佩服。辨识种类的真正意义,我觉得是在这儿。”在钟嘉看来,鸟儿的每一次飞翔、每一声鸣叫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有名堂。今天还在地球上存在的物种类群,都是成功者,都有它的地位和价值。这些物种不是需要人类去呵护,去把它们养起来,而是需要人类给它腾出它应有的空间,让它们跟我们共处。


    新人观鸟,一定要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


    屏幕上出现一页笔记,是钟嘉在观鸟现场所做的记录,字迹一看便知是匆匆写就:“大斑♂敲树干,♀回应也敲,♂一次,♀一次至3次,找响的树干。”钟嘉回忆,这是大斑啄木鸟求偶的场景。啄木鸟不会唱歌,就用这种连续敲击的声音证明它的嘴好使,来吸引对象。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个声音,却看不见它是怎么敲出来的,但是在天坛我看见了。只听‘啪啦’一声,我赶紧去看,一只大斑啄木鸟的雄鸟,后枕有红色的。它敲的不是树干,也不是大树枝,而是一根横着长的枝干上的断枝,比手指头稍微粗一点。它去敲那个,让那个树枝共振,发出这个声音。接着另一边又响起来了,一只雌鸟在那边敲。但是雌鸟找的树枝不好,闷的,于是换了一个树枝,‘嗒’一敲,这个响!雌鸟就开始守着这根树枝。然后就雄鸟敲一下,雌鸟敲一下……”钟嘉当时看完,赶紧拿个小本子简单记录,回家再整理。

    后来,她被《小崔说事》请去做节目,还给崔永元讲过:“那只雄鸟特别沉得住气,隔很长时间才敲一次,那个女生就耐心不够。雄鸟不回应,雌鸟敲第二次;他还不回,雌鸟再敲第三次。然后那个雄鸟才回一次。雌鸟在等的过程中,发现旁边有个吃的,又跑去吃一下,回来再敲,那兄弟都走了,不理女生了……”观察到的场景,在钟嘉的脑海中生成了一个有情节的小故事。

    钟嘉把自己在野外的观察、采访,整理成一篇篇小文章,还作为主要作者和编者,出版了《岩羊在等狼回来》一书(此书当年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第二年获国家科技部评选的全国优秀科普图书50种;第三年,获国家图书出版大奖)。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可以实现上天入地。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还有什么能让你去发现?还能让科学界认可?钟嘉的回答是:“观鸟可以!鸟类学的魅力在于永远都有未知的东西等着人去发现,有可能被你发现!”

    首先是鸟种,2008年还有新发表的科学认可的鸟种。至于它的分布、习性、行为、特点,都会不断地被发现。钟嘉说:“观鸟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能发现科学家没有看到的东西。这种真正在鸟类学上可以写一笔的贡献,我也有。”

    钟嘉建议新人观鸟,一定要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这对自己来说,是信息与知识的积累;从大的方面讲,大家的分散记录汇集成大数据,能够支持科研与保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1/3/29 16:46:43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章鱼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无痕金牌志愿者讲师 帖子:2500 积分:1084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21/1/1 17:15:08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3/29 16:47:23 [只看该作者]

 地貌多样性,助攻北京成为观鸟胜地


    2008年奥运会,《中国国家地理》出版了一期北京专辑,其中有篇文章是钟嘉从观鸟的角度介绍北京:“首都北京,从观鸟的角度看,竟也是首善之区。依山面水的城市并不少,但是北京,山重水复,以100公里半径划一个圈,康西草原、白河峡谷、密云水库、雾灵山、拒马河……迥然不同的风景,也是风格各异的经典鸟点。地貌的多样性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在北京有分布的鸟竟达400种 (注:2019年已经突破500种),全国北方城市中独一无二……”此外,跨多个动物地理分区、紧邻渤海湾鸟类迁徙通道、观鸟人多,这些都是北京成为观鸟胜地的重要原因。

    北京拥有的众多历史悠久的古代园林,也为鸟类栖息提供了稳定的居所。鸟儿恋家,一旦选择了某个地方,轻易不换。古代园林、寺庙中有非常古老的大树,这些地方被保护起来,鸟儿的家就很稳定。

    北京人想看鸟,从家门口进古代园林,很方便。钟嘉说她的启蒙地就是日坛公园,半个小时转一圈,看两种鸟,对于启蒙来说够用了。那里除了乌鸦、喜鹊、麻雀之外,肯定有啄木鸟。戴胜、灰椋(liáng)鸟、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这些是留鸟,一年四季都在。迁徙的时候那里能看到什么?可能性特别多!为什么日坛公园那么好,因为它的周边有相当大的一个区域都是绿地。

    英国前驻华大使高德年,是一位观鸟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位具有资质的环志员。环志可以收集到非常多的信息。环志员支网捕鸟,对其进行测量登记后,给它脚上戴一个环,环上有编号,然后把鸟放了。等到下次这只鸟被其他环志站回收的时候,新的信息跟之前的信息对比,就知道这只鸟的迁徙路线、年龄等情况了。

    钟嘉介绍,高德年大使到中国上任以后,就去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申请了资格。他的官邸,就在日坛公园旁边的英国大使馆。学园艺的大使夫人,把官邸院子里的植物稍微进行了改动,开个花结个小果,让鸟能有吃的;又弄了个滴水装置,让鸟有水喝。

    高德年作为大使非常繁忙,环志工作只能抽空进行,常常是早晨起来支起网弄一下,就把网收起来,怕人不在的时候伤害到鸟,等有空的时候再把网放下。“一早一晚,一个迁徙季他环志了40种鸟,就是一个春天。”


    北京观鸟鸟种,有世界知名的中国特有种


    钟嘉还为大家介绍了几种颇负盛名、常常引得外地人甚至外国人专程来北京观看的鸟种。

    褐马鸡,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是世界知名的中国特有种,也是华北山地狭域分布的种。它的尾羽非常大,很漂亮。“北京有褐马鸡,而且北京人知道它在哪儿:小龙门林场,哪条沟、几点钟……带你去你能看见,这样大家就会跑到北京来。”钟嘉认为,能提供相对准确的信息,是北京成为观鸟胜地的原因之一。

    褐头鸫,只在白草畔、雾灵山等地容易找到,是华北山地狭域分布的夏候鸟。每年夏天稳定在雾灵山繁殖,5、6、7三个月,能在海拔1700米到2000米左右的华北落叶松林里找到它,秋天以后会飞到东南亚去越冬,但在越冬区基本看不到。所以很多南方的鸟友,到北京来一定要上雾灵山,看褐头鸫。

    黑鹳,十渡一年四季都有黑鹳。我们去十渡玩,如果绷着观鸟这根神经,百分之八九十能看到。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目前在中国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作为大型涉禽,水中的黑鹳没有遮挡,易于观赏。它红嘴红腿,除胸腹部的羽毛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这种黑羽,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反射变幻出多种颜色的金属光泽。

    山鹛,山鹛是中国特有种,分布在中国北方山地的浅山丘陵,北京任何一个山村,基本上都能看到它。山里老百姓管它叫“大尾巴狼”,因为它的尾巴长、样子凶。

    钟嘉曾带领几名英国人去看山鹛。北京的山区净是酸枣、沙棘等灌丛,正是山鹛喜欢的环境。道路狭窄,她让英国人走在前面。人高马大的英国人钻到灌丛里出不来,说:“你是领队,还是你带路。”钟嘉依言换到前面,还没走出十步,山鹛就窜出来了。她赶紧指给身后的英国领队看。山鹛转瞬飞走,第二个人只看了个影儿,第三个人就看不到了。钟嘉笑言:“你看人家中国特有种,还是给中国鸟导面子。英国人走了半天,看不着,等我一带路,啪就蹦出来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章鱼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无痕金牌志愿者讲师 帖子:2500 积分:1084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21/1/1 17:15:08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3/29 16:48:22 [只看该作者]

 观鸟攻略,一定要学会找成就感


    最后,钟嘉为大家奉上了最实用的观鸟准备攻略:

    

首先,当然是买望远镜啦。

    钟嘉的望远镜参数是8×40,其中8是倍数,40是指物镜的口径40毫米。口径越大,通光量越大,但便携性减弱。“物镜的口径除以倍数,不要小于5。”钟嘉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

    望远镜并不是倍数越高越好,因为随着倍数增加,视野会变窄,“你看见有只鸟落在树上,把望远镜一举,没套进去,再一找,鸟飞了——视野太窄,把鸟套进去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钟嘉说,买望远镜一定要自己去试,不是要看它能看多远,而是要看它能看多近,因为如果鸟落在近距离的树上,你对不上焦,啥也看不清,还得往后退。最近对焦距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是所有制作观鸟望远镜厂商努力的点。“真正世界顶级的望远镜,最近对焦距离是2米,一般我们买4米的就很好。”

    钟嘉给大家展示了她观鸟生涯的第一个望远镜,购于1998年,当时花了800元,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叉子”,因为镜头是大红膜,“一举起来鸟全吓跑了,太亮!”

    钟嘉建议,经济条件许可的话,最好买防水望远镜。“鸟在天地之间,刮风下雨对它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对于观鸟人来说,除非灾害性天气,否则风雨无阻——因为鸟就在那里。”

    

第二,就是买图鉴。《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被誉为观鸟人的“圣经”。钟嘉说,这本书出版于2000年,资料比较陈旧了,有些中国新发现的鸟种或是分类学上新分出来的,都没有收录,但是迄今为止,中文的鸟类图鉴还没有超过它的。

    钟嘉的这本书已经掉页了,而且特别厚,特别重,所以她没有带到现场,只展示了几张照片。从照片中书的磨损程度看,这本书真的被她翻烂了。

    在钟嘉看来,该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在你看图鉴的时候,它就教了你一种辨识的路径。首先,这本书是绘画图鉴,而非摄影图鉴。它把一类鸟都画在一页上,从大到小按比例排列。钟嘉说,真正认鸟还是要靠绘画,因为它会把最关键的特征给你呈现出来,包括大小比例,“当你在野外看到小鸟的时候,就不会往大鸟那儿想,这是一个思维的自动排除法。”

    其次,鸟的画像旁边就是它的分布图,而且以不同的色块标出四季常在的鸟、迁徙路线上的鸟、夏候鸟等。观鸟时,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可以直接排除掉在此地没有分布的鸟种。

    钟嘉说,这本书当初售价80多元,现在已经卖到了800元。本已决定让此书绝版的作者——英国人马敬能博士,已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观鸟爱好者的力劝下,他已经着手整理,准备明年再版这本书。

    

第三,要由简入繁换着装。观鸟时不穿亮色(包括红色、黄色、橙色、白色),尽量选择低调的颜色;衣服最好具备防雨功能。

    

第四,最好找组织、找老师。入门级推荐“自然之友”野鸟会。这是非常难得的一家观鸟组织,几乎每周末都有北京公园的观鸟活动;20多年如一日,从ABC开始教人看鸟。

   

 第五,要学会找成就感。钟嘉强调,观鸟一定要找到成就感,不然很难坚持下去——“去微博上分享,在朋友圈炫!这是特别大的乐趣。”


    文/陈枫 摄影/关翔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