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中国论坛无痕中国工作管理无痕环境参考 → 中国鸟类分布:7个地理区都有哪些鸟儿


  共有669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中国鸟类分布:7个地理区都有哪些鸟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章鱼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无痕金牌志愿者讲师 帖子:2500 积分:1084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21/1/1 17:15:08
中国鸟类分布:7个地理区都有哪些鸟儿  发帖心情 Post By:2022/6/2 1:55:25 [只看该作者]

鸟类是具有飞行能力的脊椎动物,飞行能使鸟类迅速而安全地寻觅到适宜的栖息地,躲避天敌,回避恶劣的自然条件威胁,因而鸟类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广、 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一方水土一方鸟


理论上鸟类可以到达地球上任何地方,然而大部分鸟类,尤其是陆地鸟类,分布是有局限性的。不同纬度地带和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的鸟类在种类和数量上有很大的不同。

南美洲有300多种蜂鸟,而栖息地条件相似的非洲却一种也没有。红腹锦鸡、马鸡只分布于中国,吐绶鸡仅见于北美洲。英国和日本相距11000公里,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相距仅400公里,但英国和日本的鸟类组成却比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的鸟类组成更相似。


上述鸟类分布现象涉及自然环境的植被结构特征,气温、降水、海拔等自然因素,以及鸟类扩散历史、重大地质事件影响等诸多因素。中国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 方人”,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将这句话改成“一方水土 养一方鸟”,进而分析中国的自然环境对鸟类区系的形成和影响也是恰当的。


青藏高原、干旱大西北、东部季风区:影响中国鸟类分布的三大区域


从自然环境来看,中国可以分为3个大的自然地理区域。西南地区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高隆起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海拔高、气候寒冷、缺氧是这个区域的重要特点,在自然地理区划上被称为青藏高寒区。


在青藏高原的北面,是干旱的大西北,主要包括新疆、甘肃、内蒙古,这片区域在自然地理区划中被称为蒙新干旱区,它是欧亚内陆荒漠草原的东端,由于干旱和贫瘠,这 片占中国国土面积30%的土地,仅能供养中国5%的人口。


中国其余的地方,都属于东部季风区,这一区域受太平洋东南季风滋润,夏天南北温差小,雨热同季,冬季南温北寒,温差很大,适合人类居住和农耕。这一区域占中国国 土面积的45%,却养育着中国95%的人口。3个自然地理 区域以各自的环境特点影响或制约鸟类的分布。


中国的鸟类区系分属古北界和东洋界


学者依据世界范围脊椎动物的现代分布,划分为6个动物地理界,分别称为古北界、新北界、旧热带界、东洋界、 新热带界和澳洲界。在界的范围内有一系列特有科和个别的目。界的界线,往往是大陆的边界,或者是巨大的山脉或沙漠等形成的自然屏障,在长期的地质年代中对动物分布有明显的影响。缺乏上述条件的地方,动物区系则呈广 泛的过渡性。


中国大陆动物地理区系分属于古北和东洋两界,两界的分界线以喜马拉雅山脉部分最为明显,其他部分则不明显,争议较多。这条分界线向东进入横断山地区,横断山地区整体上倾向于东洋界,但在海拔较高地带,有不少古北种沿山脊向南伸展,河谷则有不少热带种类向北分布,两界动物成分混杂并呈垂直变化,两界之间的分界线很难确定,学术著作中常以虚线表示。


继续向东则以秦岭、淮河为两界分界线,由于中国东部地理阻隔对鸟类而言并不强烈,东部地区的鸟类区系成分也表现出广泛的过渡性。在两大动物地理界下,学者将中国划分为7个I级地理区,分别是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华中区、横断山区、华南区,前4区属古北界,后3区属东洋界。分析7个I级动物地理区鸟类的组成与分布,我们还是能梳理出鸟类的一些分布规律。

在中国广泛分布的留鸟并不多,仅有麻雀、喜鹊、雕鸮、红隼等。迁徙几乎遍及全国的候鸟较多,例如豆雁、赤麻鸭、大杜鹃、白腰草鹬、 雀鹰、燕隼、戴胜、白鹡鸰、家燕等。而大多数鸟类,它们的分布还是限于一个或几个动物地理区内。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章鱼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无痕金牌志愿者讲师 帖子:2500 积分:1084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21/1/1 17:15:08
  发帖心情 Post By:2022/6/2 1:59:08 [只看该作者]

中国鸟类地理区细分: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华中区、横断山区、华南区


下面对7个I级动物地理区的鸟类组成做个简略描述。


东北区


包括东北北部的大、小兴安岭,东部张广才岭、 老爷岭和长白山,西部的松花江和辽河平原。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温暖湿润,森林类型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属于北方高纬度泰加林的南缘地带。森林鸟类代表性种类有细 嘴松鸡、花尾榛鸡、斑翅山鹑、星鸦、松鸦、灰喜鹊、黑啄木鸟、戴菊、普通?、小太平鸟、柳雷鸟、牛头伯劳、 沙 、灰椋鸟、金翅雀等。在该区域繁殖的夏候鸟种类较多,栖息于西伯利亚地区的雪鸮也会在此越冬。


华北区北邻蒙新区和东北区,南抵秦岭-淮河,西起西倾山,东至黄海和渤海,包括西部黄土高原、北部冀热山地 以及东部黄淮平原。属暖温带气候,冬寒夏热,降雨分布不均匀。该区域开发历史悠久,森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多局限于山地。森林代表性鸟类有褐马鸡、长 尾雉、勺鸡、红嘴蓝鹊、山鸦、灰喜鹊、山噪鹛等种类,居 民点和农耕区以大杜鹃、翠鸟、麻雀、家燕、金腰燕、雨燕、红尾伯劳、鹀科鸟类、乌鸦、喜鹊为主。沿中国东部海岸迁 徙的候鸟,使该区的鸟类物种组成更为复杂化。


蒙新区


包括亚洲中部地区,在中国境内大兴安岭以西,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北段和华北区以北的广大草原、 荒漠和高原均属该区。气候为大陆性气候,干旱缺水。在山区有一定面积的寒温带针叶林。动物区系主要由中亚成分组成。特有鸟类有大鸨、毛腿沙鸡,优势种和常见种有云雀、角百灵、蒙古百灵、灰头鹀、黄胸鹀、麦鸡、沙鸡、 地鸦、雪雀、大鸨、沙等鸟类分布于全境。毗邻青藏区的范围有暗腹雪鸡、雪鸽、棕头鸥分布。绿洲区以麻雀、黑胸麻雀、沙雀、紫翅椋鸟、地鸦和各种斑鸠为主。森林 环境中则有旋木雀、攀雀。


在新疆境内,有一些亚洲中部地区的特有鸟类栖息。


青藏区


由青海、西藏和四川西北部构成,东为横断山北端,南为喜马拉雅山,北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 山围绕,青藏区平均海拔4500米,气候属长冬无夏的高寒类型。植被为高山草甸、高山草原和高寒荒漠。


鸟类主要由高地型成分构成。特有鸟类有高山兀鹫、雪鸡、西藏沙鸡、 藏雀、雪雀、岭雀,森林鸟类以藏马鸡、蓝马鸡、高原山鹑、雪鹑为代表,荒漠代表性鸟类有雪鸡、雪鸽、多种雪雀、红嘴山鸦、黄嘴山鸦,夏季在此繁殖的鸟类有高山兀鹫、黑颈鹤、赤麻鸭、棕头鸥、鸬鹚等鸟类。该区青海藏南亚区东部山地的高山针叶林,栖息有血雉、角雉、马鸡、 雉鹑、灰腹噪鹛、多种朱雀等。


西南区


包括四川西部、西藏昌都地区东部,北起青海、甘肃南缘,南抵云南北部,该区为横断山区。横断山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构成,称为横断山系更准确。境内布满高山峡谷,地形起伏很大,自然条件垂直差异显著。云南民谣“一山有四季,几里不同天”便是对这种垂直变化 的形象诠释。血雉、虹雉、灰胸薮鹛是该区域鸟类的典型代表,画眉科和雉科鸟类在该区域种类繁多。画眉科的噪鹛、雀鹛、钩嘴鹛在该区域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种群数量大。


横断山区一直被学者认为是物种的保存的避难所和进化中心。特殊的地形和自然环境,导致该区鸟类区系成分南北混杂,北方鸟类沿高海拔地带向南扩张,而南方热带种类则沿河谷向北延伸。大紫胸鹦鹉是鹦鹉中分布最北的一个种,在西南区向北可达四川西部丹巴一带。


华中区


包括四川盆地及其以东的长江流域,境内地形复杂,北起秦岭,南至西江上游,除四川盆地以外,主要为山地和高原,东部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并包括东南沿海丘陵北部的平原丘陵。南界自福州向西南沿戴云山经南岭南侧、广西大瑶山至云南西双版纳北缘,北界自秦岭、伏牛山、大别山一线向东,大致沿淮河流域南部,止于长江以北的通扬运河一线。


气候属于中、北亚热带。森林鸟类代表种类有红腹锦鸡、灰胸竹鸡、大拟啄木鸟、画眉、 白冠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等。


华南区


包括云南和两广的南部,福建省东南沿海一 带以及T湾、海南岛和南海各群岛。该区大陆部分北部属 南亚热带,南部属热带,植物生长茂盛。因长期开发耕种, 该区域形成热带森林-林灌草地-农田景观格局。


森林保存在局部地区,森林鸟类多以果实、花蜜为主食,鹦鹉、鹎、 鹛类、太阳鸟、啄花鸟为特有,鸟类代表种类有中华鹧鸪、 白鹇、原鸡、绿孔雀、多种绿鸠、白颊山鹧鸪、竹啄木鸟等种类。滇南山地多为典型的热带鸟类,如绯胸鹦鹉、黑顶蛙嘴夜鹰、多种犀鸟和绿鸠、鹎类、阔嘴鸟、织布鸟和 绿孔雀等。


海南岛亚区


属热带气候,东部为热带季雨林,西部为稀树草原。鸟类代表种类有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 盘尾树鹊、褐冠鹃隼、淡紫等种类。 T湾亚区包括T湾及附近小岛,植被为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雨林。海南岛分布的鹦鹉、阔嘴鸟、太阳鸟不见于 T湾,八色鸫、啄花鸟、卷尾、鹛类、拟啄木鸟、佛法僧 等科的种类在该岛的种类也有限。


T湾与大陆隔离时间较长,鸟类演化出不少特有种,例如蓝鹇、黑长尾雉、T湾 蓝鹊、玉山噪鹛等共计14种,从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 以及日本向南迁徙的鸟类,许多种类从T湾经过或停留, 增加了T湾鸟类物种的多样性。而与T湾面积相似的海南 岛,仅有2个特有鸟种。南海诸岛鸟类调查较少,已经记录的有100多种鸟类,多为迁徙停歇。在岛上繁殖的主要是一些海鸟,最常见的种类为红脚鲣鸟、褐鲣鸟、乌燕鸥、 白顶燕鸥、白腹军舰鸟。


鸟类的地理分布既有规律也有变化


动物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它的发展与区域性动物学考察研究成果密切关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从事中国鸟类研究和调查的人很少。


鸟类飞行能力很强,能轻松逾越其他动物难以逾越的地理阻隔,加上很多鸟类具有迁徙习性,因此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研究中虽然也使用了鸟类资料,但更多的还是运用兽类分布资料进行分析。随着将来区域鸟类调查资料的进一步丰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或将做出新的调整。


鸟类区系组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某个区域自然环境改变,或发生某个特殊的自然事件,都有可能导致某种原来栖息于该区域的鸟离开这个区域,或者促使新的鸟种进入定居。比如亚洲最为常见的牛背鹭,其中一些个体在20世纪30年代越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北美洲,目前已经扩散到北美各地。另外一些个体则向南进入非洲,扩散至非洲大陆各地。


中国特有鸟种白头鹎,通常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近年来,屡有观察报告报道该鸟向北已经到达北京,向西抵达兰州,并在兰州繁殖。2007年首次在云南观察到单只亚洲钳嘴鹳,从2010年开始,有多个鸟群近千只个体进入云南、 贵州、四川等地,并在少数地点栖息了1年以上,有在中国西南地区定居的可能。


其他一些鸟类的分布,也在发生变化。消失近80年的彩鹮,重新出现在中国东部和西南地区。 2012年和2013年冬春季,小太平鸟在云南分布地点和数量增加很多,紫翅椋鸟数量和分布点也呈爆发式增长。这些现象表明,鸟类在某个地区的分布,既有规律,也有变化。 它是自然环境改变,鸟类自身种群增长、扩散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韩联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2/6/2 2:00:00编辑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