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台湾,有众多珍贵和特有的鸟类物种。在岛上3种特产的鸡形目鸟类中(台湾山鹧鸪、蓝鹇、黑长尾雉),蓝鹇的发现无疑最具有传奇色彩,说起蓝鹇的发现过程,我们不能不提及它的发现者英国博物学家、外交官——罗伯特?斯温侯(Robert Swinhoe)(1836-1877)。而蓝鹇的拉丁学名(Lophura swinhoii)正是以这位19世纪著名的鸟类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蓝鹇是一种美丽绝伦的大型雉鸡,雄性成鸟的体羽为富有光泽的深蓝色,脸部、脸部肉垂和额部肉冠鲜红色,羽冠、上背和一对中央尾羽白色。雌鸟体色灰褐,无羽冠,肉冠较小。蓝鹇分布于台湾山地的中低海拔的阔叶林中,以植物的果实、种子为食,也吃一些无脊椎动物。它们每年三至七月进行繁殖,在地面上刨浅坑为巢,每次产卵2-12枚,孵化期大约25天。雏鸟两年达到性成熟。 蓝鹇同在大陆华南地区分布的白鹇是近缘物种,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两种鹇类,一个体色白,另一个则暗,却都生活在浓密的森林中。因此蓝鹇对于研究动物地理、系统演化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在1862年被发现的时候在台湾山地有着广泛的分布,但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适宜栖息地的面积缩少,蓝鹇的种群数量也在减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开始将饲养蓝鹇重新引入到野外,经过多年的努力,野生蓝鹇的数量已相当可观,现有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加强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 蓝鹇和在那些在同时代被发现的大量新种一样,都脱离不了19世纪博物学高速发展的大背景。在这之前的18世纪,林耐《自然系统》出版,标志着动植物双名法则的诞生,至此分类学家可以用国际命名法规来为新物种“起名”。正如林耐曾经这样写道:“通过有条理的分类和确切的命名,我们可以区分并认识客体……分类和命名是科学的基础。”在每个物种的拉丁双名之后,还有一个词是物种定名人的姓氏。也就是说只有对这个物种进行科学描述并为之起名的人才有这个权力把自己的姓放在物种的名字之后。对于分类学家来讲,这当然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也将随着这个物种被后继的研究者所铭记。 在林耐创立了双名法之后,鸟学界的研究人士纷纷将一些原本已知的鸟类按照命名法规赋予学名。19世纪也正处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是几个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时期。这些国家的科学家、探险家、传教士等人深入到世界各地,在各个领域探寻未知的事物,发现野生动植物的新物种,更是他们乐此不疲的事情。一方面,这些新物种被科学地命名,发表在专业的期刊上,增进了人们对于自然世界的认识;另一方面,大量的动植物标本流入资本主义列强的博物馆、收藏家的私人珍藏中,促进了博物学的发展。鸟类学在这个时间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1858年,英国鸟类家学会(British Ornithologists’ Union)在伦敦成立,使得鸟类学研究从动物学研究中脱颖而出,自成体系。第二年,英国鸟类家学会的会刊《Ibis》创刊,它与1830年创刊的《伦敦动物学刊》均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学术期刊之一,许多西方人研究中国鸟类的文章既刊登于此。因此这段时间,在世界鸟类学史上被称为“大命名时代”。由于世界各地还有大量物种的分布情况尚不为人所知,众多的业余自然爱好者也得以有机会去命名和描述新物种,并得到权威们的认可。斯温侯幸运地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