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街边的麻雀、树上的喜鹊、小河里的鸭子,还有我们养的鹦鹉等等,都是鸟类。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声、头上飞过的大雁、偶然看到的燕子,它们都在我们的生活中。
可是即便每天都能看到它们,我们好像从来没能看见它们睡觉是什么样子的。甚至会怀疑,鸟儿会睡觉吗?它们不是在空中飞就是在树上站着,难道站着也能睡着?这样不会掉下来吗?
事实上鸟儿真的会睡觉,而且现在研究表明:鸟类的睡眠和人类相似,都会经历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那么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鸟儿又是怎样睡觉的?它们的睡眠方式和睡眠时间与我们有什么不同?鸟儿真的会冬眠吗
为什么鸟儿在树上睡觉不会掉下来?看鸟类有哪些匪夷所思的睡觉方式
除了鸭子、天鹅这样水禽,我们常见的鸟儿都是从空中飞过然后找一根树枝或者电线落下。实际上它们睡觉也是需要停留在树上完成的,那为什么它们睡觉的时候不会从树上掉下来?
我们知道鸟儿在树枝上站立时,是用爪子勾住树枝作为支撑点,保持自己的身体平衡。睡觉的时候也一样,它们的爪子会牢牢的抓紧树枝,然后在上面进入睡眠。
那么问题来了,在它们睡觉的时候身体放松,爪子难道不会松开吗?爪子松开了还怎么保持平衡。这就要谈到鸟类的后肢和爪子独特的结构了:
膝部鸟的膝部屈曲方向正好与人类相反,人类向前,而鸟类是向后的。被人们称之为“膝”的关节实际上是它们的脚后跟,而上面的关节才是它们真正的膝。上面连接大腿腿骨,和大腿一起被隐藏在羽毛下。
肌腱鸟的大腿肌肉直接连接爪子上的肌腱,当鸟儿站在树上的时候,大腿肌肉放松,肌腱拉伸将爪子抽回,让爪子弯曲紧扣树枝。而当大腿肌肉绷紧时,爪子才会张开。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鸟儿把腿放松,爪子就自然回扣,鸟儿把肌肉绷紧,爪子就张开。所以在越放松的情况下鸟儿抓树枝就抓得越紧,也就是说,鸟儿睡得越沉,爪子抓得越紧。
得益于鸟类爪子独特的结构,它们在睡觉的时候可以自然地抓紧树枝,不会让自己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