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0米开外的一棵松树下,一只灰头绿啄木鸟刚刚停落在草坪上,就发现了有人在观察它,赶紧躲到了松树背后。有意思的是,它还会偷偷出来瞄一眼,仿佛在跟人们捉迷藏。高晓奇说,灰头绿啄木鸟,是北京城区常见的三种啄木鸟之一,叫声也比较特别。
就在高晓奇举着望远镜观察远处树枝上的鸟时,天上飞来一个大黑影,扑扇着翅膀,这只鸟一看就来头不小。“这个头是猛禽了。”高晓奇断定,赶紧拍下了照片。照片中,这只猛禽翅膀尖尖,嘴形带钩,“是黑翅鸢,不是很常见的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个时候飞过的猛禽,有些是过境的,它们要去南方过冬。高晓奇说,大部分的猛禽,雌性的都比雄性的个头大,而雄性的花纹则比较好看,“因为雌性得保护后代,花纹不能太耀眼,不然很容易被敌人发现。”
沿这条观鸟的路(样线)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头一算,竟已经偶遇了17种不同的鸟类:喜鹊、灰喜鹊、大嘴乌鸦、麻雀、珠颈斑鸠、山斑鸠、灰椋鸟、戴胜、金翅雀、白头鹎、环颈雉(野鸡)、斑鸫、黄喉鹀、小鹀、灰头绿啄木鸟、棕头鸦雀、黑翅鸢,总数量达到400多只。
为什么跟着专家能发现更多的鸟?高晓奇道出秘诀,“鸟类的很多方面都比较特别。比如它们大早上很活跃,喜欢鸣叫,大多数时候我们也是通过鸟类的鸣叫去发现它们。”高晓奇说,如果鸟不爱叫的话,那调查到的数量可能会少一半,因为许多鸟类的体色已经跟环境融合得特别好,不出声有时候很难发现它们。
除了会听会观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两年北京的鸟类物种和数量增加了。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划研究所博士陈龙介绍,2020年北京记录到各类物种共5086种。很多动物、植物在北京扩大了它们的生存范围,像黑鹳这种鸟类,以前多在房山区的拒马河发现,现在密云、怀柔、平谷都发现了踪迹;还有青头潜鸭、震旦鸦雀这样的珍稀罕见鸟类,在大兴的麋鹿苑、朝阳的奥森公园都有了记录。
据悉,近年来,北京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高,其中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41.6%提高至2020年的4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15年的16平方米提升至2020年的16.4平方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也从2015年的64.2提高到2020年的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