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中国论坛无痕中国环境行动无痕茶坊 → 黄河调水调沙,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共有2079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黄河调水调沙,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章鱼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无痕金牌志愿者讲师 帖子:2500 积分:1084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21/1/1 17:15:08
黄河调水调沙,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4/22 9:57:07 [只看该作者]

在黄河每年的调水调沙期间,下游的水质几乎可以用“一碗水,半碗沙”来形容,而且每次都表现出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特征,这也为黄河自身的“顽疾”埋下了隐患。

自从1986年以来,黄河水质每况愈下,泥沙淤积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在黄河的下游,泥沙淤积导致河道主槽抬升,过洪能力和输沙能力不断降低,黄河也因此成为了一条陆上“悬河”。

黄河的“重病”:调水调沙19年,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黄河流域示意图(示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

为了治理黄河,我国从2002年开始采取了“拦、排、调、放、挖”的防治措施,其中的“调”指的就是调水调沙。在黄河中游,小浪底和三门峡水库一主一副,为黄河的调水调沙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不论是小浪底水库还是三门峡水库,每次调水调沙都会对黄河下游的鱼类资源造成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丰富度大幅降低,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

黄河的“重病”:调水调沙19年,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黄河中下游调水调沙

以小浪底的调水调沙为例。为详细了解人为调沙对黄河渔业资源的影响,中科院黄河水产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曾进行过大范围的实地调查,当时正处于黄河中游第13次调水调沙期间。为了获取更多的鱼类样本,研究人员不仅实地调查了黄河沿岸渔民的渔获物构成,还对当地渔民进行了大范围的走访调查。

黄河的“重病”:调水调沙19年,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黄河银川段的传统渔民

对黄河沿岸的传统渔民而言,传统的捕捞方式是利用流刺网作业,网目在1.2~4.5公分左右。但也有一些渔民常采用密眼的虾笼和地笼进行诱捕,这种类型渔具的网目更小,一般在1.5~2.5公分之间。

经过对不同网目规格下的渔获物进行统计,科研人员在小浪底下游河段共发现了35种不同的鱼类,其中餐条鱼是最常见的优势种。然而在调沙之前,同一河段的鱼类却只有26种鱼类——这也就意味着,调沙反而增加了下游鱼类的物种多样性。

事实上,在调水调沙期间,水库泄洪的流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加快,河水夹杂着大量的泥沙进入到下游河段。由于流速加快,黄河下游鱼类的行为也跟着发生了改变,形成了逆流而上的应激反应。于是,下游的部分鱼类向上迁徙,这才导致调沙期间鱼的种类有所增多。

黄河的“重病”:调水调沙19年,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三门峡在上游,小浪底在下游。三门峡泄洪会将小浪底水库的淤积泥沙清除,接着小浪底泄洪,将泥沙排到下游。

虽然调水调沙期间鱼的种类暂时变多了,但是资源量却明显下降了。调水调沙后,黄河下游鱼类的资源量减少了32.8%~75.3%。从风陵渡到三门峡河段,鱼类的减少幅度甚至高达90%,资源损失量多达3.6万公斤

另外,每年的调水调沙对一些不耐低氧的鱼类也造成了“致命伤”。一般而言,鱼类对溶解氧的需求量都在3~5毫克/升左右,而在调水调沙期间,黄河水的溶解氧含量往往低于2毫克/升,很多鱼类都会因缺氧晕厥甚至死亡,这就是著名的黄河“流鱼”现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章鱼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无痕金牌志愿者讲师 帖子:2500 积分:1084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21/1/1 17:15:08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4/22 9:57:32 [只看该作者]


黄河的“重病”:调水调沙19年,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黄河“流鱼”

在调水调沙期间,浅滩的水草原本是黄河鲤鱼和鲶鱼的天然产卵场,这两种鱼产出的粘性卵会附着在草叶上孵化。然而在调水调沙之后,黄河河床会下降0.8~1米左右,产卵场的面积会大幅缩小,鱼卵无法自然孵化,这无疑会严重影响到黄河鲤鱼、鲶鱼的自然繁殖。

当地的渔民也反映,在三门峡河段已经很难捕捉到大型的鲤鱼和鲶鱼了。即便在发生“流鱼”现象时,当地人捕捞到的鱼类也大多是一些小型鱼,捕捞的餐条鱼体长一般只有5公分左右,鲫鱼也只有10公分,小鱼和幼鱼成了主要的渔获物。

黄河的“重病”:调水调沙19年,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黄河野生鱼越来越少,渔民们被迫上岸,转向陆地养殖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鱼类种群结构的变化。在黄河中游开始调水调沙(2002年)之前,当地渔民捕捞的渔获物以鲤鱼、鲫鱼以及鲶鱼为主,这三种占总渔获量的80%左右。在调水调沙之后,最主要的渔获物变成了虾类、餐条和似鳊,经济价值和产量都大幅缩水。

越来越多的调查表明,调水调沙对黄河生物资源的影响越来越大,河道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无论是黄河干流还是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的降低都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某些河滩、湿地在黄河泥沙的不断堆积下,很有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陆地,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也将会永远丧失。届时,受到影响的可就不仅仅是黄河的鱼类了,两栖动物、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等也将失去重要的栖息和繁殖空间。

黄河的“重病”:调水调沙19年,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黄河三门峡水库湿地

有人可能会问了,调水调沙导致的“流鱼”现象和负面的生态影响,难道就真的无法避免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流鱼”现象在调水调沙之前就已经存在,起决定性的因素是黄河水的含沙量,只不过人为的调沙活动增加了“流鱼”现象的发生几率而已。其实,只要能改变现有调水调沙方式、调整泄洪时间,就完全可以避免“人造流鱼”现象的发生,进而降低对其他水生生物的危害。

在每年的5~7月,黄河流域大部分鱼类、虾蟹类以及两栖动物等都会集中进入繁殖期,在这一阶段水库的调度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在此期间,如果小浪底水库能够保证生态水位,形成人造洪峰,洄游性鱼类的繁殖情况就将得到明显改善——这也是生态调度的优势所在。

黄河的“重病”:调水调沙19年,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黄河“流鱼”

自2011年以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生态调度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黄河的生态调度却刚刚起步,急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除了生态调度,保护黄河生态还有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对黄河的支流和附属湖泊加大保护力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章鱼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无痕金牌志愿者讲师 帖子:2500 积分:1084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21/1/1 17:15:08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4/22 9:57:58 [只看该作者]

黄河下游的主要支流有金堤河、伊洛河、沁河,附属湖泊主要是东平湖,这些支流和湖泊可以起到“庇护所”的重要作用。在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干流的鱼类可以进入到支流和湖泊中“避难”,进而免遭黄河泥沙带来的危害——对于一些濒危鱼种来说,这种保护至关重要。

黄河的“重病”:调水调沙19年,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东平湖湿地

总之,调水调沙给黄河生态带来的困扰并非无法清除。正向的人为干预能够将生态损失降到最低,再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建立资源保护区、打造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补偿,调水调沙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有望基本消除。

和调水调沙相比,黄河生态面临的棘手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污水排放、河床采砂、滩涂养殖、外来物种入侵(巴西龟、俄罗斯鲟、褐首鲶、银鱼等)、非法捕捞等等,这些问题都给黄河的治理增加了不少难度。

黄河的“重病”:调水调沙19年,中下游“流鱼”成死局?

2013年,众多山东济南市民在春季非法捕鱼,还有人采用电鱼的极端方式

在过去的30年里,黄河的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兼顾生态的前提下开发治理黄河,已经成为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有了长江的“前车之鉴”,相信黄河的生态治理也迟早会被提上日程——对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