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场过道的贩卖机、精品玩具店到公司住所周边的便利店,簇拥着年轻男女聚集的,除了美食和快时尚,他们还沉迷于各类盲盒,从手办到化妆品、衣服和图书等。普普通通的商品在蒙上面罩后有了更大的吸引力,让人不禁探索“猜猜里面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本期我们就来挖一挖:#令人上瘾的盲盒#盲盒,起源于日本,是受到“福袋”、“扭蛋”的启发,由动漫人物造型衍生出来的潮玩。
同一系列的盲盒往往拥有着同样的外观,但在打开之前,消费者无法得知自己买到了什么样的产品。十几年前流行的干脆面集卡游戏,其实和盲盒都是相似的逻辑。2019年是盲盒极为风靡的一年,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盲盒产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各大商场中的盲盒门店、贩卖机附近,总有年轻的消费者在完成购买后迫不及待地打开手中的盒子,拆出那个“来之不易”的宝贝,转眼又会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看到盲盒主角的精美照片,po主亲切地称呼它们为“我的娃”。
盲盒玩家的小红书分享越来越多的玩具手办加入“盲盒家族”,更多类型的产品也开始结合这种形式进行销售,盲盒经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20年6月,泡泡玛特进军港股,其招股说明书中提到近三年来企业的净利润翻了280多倍,盲盒激发的消费潜力可见一斑。
尤其是对于部分品牌零售商而言,“盲盒模式”有许多值得探究与借鉴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理一理“盲盒背后的上瘾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