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年:目前全国生态文明研究机构的概况
为了响应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国各地纷纷成立生态文明研究机构。这能有效促进组织、协调各方面社会力量,整合政府和高校等相关资源,建立面向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开放性科学研究与交流平台,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事业进步与发展。目前,综观国内已经成立的十七家生态文明研究机构,不外乎以下几种模式:
一、成立以生态文明为研究对象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组织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中国第一个以生态文明命名的专业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宗旨是聚集全国高端人才,协助党和政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服务。2010年10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复筹备成立,2011年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成立大会。
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会是由山东省致力于生态文明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工作者组成的全省性、学术化、非营利社团法人。首任会长、发起人刘爱军博士在国内较早从事生态文明研究,自2004年开始酝酿筹办研究会,前后历时4年多。研究会成立大会于2009年1月11日举行,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发来贺信。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于2008年11月24在西安正式成立,是经陕西省民政厅、陕西省环境保护厅批准,由陕西省关爱、热心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事业和生态文化宣传的单位及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促进会以“弘扬生态文化,共创生态文明”为宗旨,以“优良的环境、健康的人群、和谐的社会”为奋斗目标,认真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问题,挖掘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潜能,营造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文化的完美与和谐,为建设生态陕西提供人文关怀与智力支持。
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2010年12月2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旨在加强生态改善与环境保护,非营利社会团体。该促进会不仅着重于理论和学术研究,还将着重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促进会将重点围绕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应约参与制度建设、有关检查与调研;提供技术咨询、产品推广;开展省际和国际经验交流等活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韩葆珍被聘为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省政协原副主席刘健生当选为会长。
二、地方政府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峡山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2013年8月29日由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北京东亚汇智经济咨询中心、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管委会共同在北京发起成立的我国第一个研究机构与地方联建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专门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公益性研究机构。研究院主要职责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研究、生态技术成果研发及转化、国际生态发展经验学术交流、技术与产业展览展示、国际生态产业合作、金融平台建设等工作。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文明珠海研究院,2012年12月1日,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在珠海合作成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文明珠海研究院”,推进市、院在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建设的双赢。根据双方合作协议,研究院将致力于丰富与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并应用于实践,推动珠海市实现“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的目标,促进北京大学在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河北保定生态文明研究院,2013年11月28日保定市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签订共建河北保定生态文明研究院合作协议。保定市生态文明研究院将组织、协调各方面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组织参加国内和本省民间生态文明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事业进步与发展。生态文明研究院将有效整合政府和高校等相关资源,建立面向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开放性科学研究与交流平台,促进保定市由工业大市向生态强市和经济强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