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什么,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霍金在写作《时间简史》的时,被出版社的编辑告诫:"书中每多一个公式,书的销量将会减少一半",霍金也非常听劝,整本书只放了一个公式,就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霍金之所以听劝,是因为他智商高达160的大脑,几乎立刻就能明白,科普书籍的本质是针对大众的休闲读物,而大众传播这个行业,本身就是被“低密度信息”和“入门级”知识统治的,既然选择了面向大众传播知识,就必须遵守这个行业的规律。
网络上爆红的学者背景的博主,全都明白这个道理,像罗翔讲法学,薛兆丰讲经济学,内容深度基本不会超过该专业大一水平。
所以,很多人喜欢嘲讽董宇辉靠基础文学知识和心灵鸡汤暴得大名, 但这些人收藏夹里经济、心理、商业等领域的所谓干货,大概率也只是该专业的“入门教学课件”。
因为知识一旦深入就会变得枯燥无趣,互联网可以容忍一切,唯独不能容忍无趣。
恒美广告的创始人伯恩巴克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
除非人们愿意相信你,否则你说的真相就不是真相;人们相信你的前提,是他们能够听懂你说的话;如果人们不愿意停下来倾听你讲话,他们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如果你不够有趣,他们就不会停下来听你讲话;如果你不能以富有想象力、原创性和新颖性的方式来表达,那么你就不会变得有趣。
如果你能理解这段话,就会明白互联网这个行当,甚至所有的大众传播媒介,本质上比拼的是,把“低密度信息”和“入门级知识”表达得有趣,以此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而董宇辉对于他的受众来说,就是完美符合伯恩巴克理论的大众传播从业者。
他的能力我总结了一下就是:在直播的高压场景下,“即时输出高赞评论”的能力。
我来拆解一下这句话。
在短视频领域有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很多出镜的博主,只是念稿的演员,背后有专业的团队做内容创作,尤其一些美女讲财经的账号,这类账号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不能开直播变现。
因为直播不像录播,出错了可以多拍几遍,直播是不可控的,尤其是在和网友互动的时候,一个没水平的念稿机器,很容易出现类似“知网是什么东西”的言论,从而导致博主塌房。
所以,董宇辉能在直播这种场景之下,能接住易中天、张瑞敏等各领域的大佬话,并跟他们侃侃而谈,客观来说,这是一种并不多见的能力。
再来拆解后半句话:即时输出高赞评论。
大家可以看一下以文字为主的社媒平台,比如豆瓣、知乎的高赞评论是什么样子,尤其是豆瓣的高赞书评,然后再找一些董宇辉的直播切片,你就会发现董宇辉输出的就是这个水平的内容。
比如下面这句是我随意在豆瓣一本关于孤独的书找到的高赞评论:
我曾以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刷到过董宇辉直播切片的人,应该都会有这种感觉,这就是董宇辉会说出来的话。(做一个不负责任的猜测,董宇辉在学生时代,应该是豆瓣的重度用户)
水平很高吗?肯定不算,不过就是文青水平的矫情句子;水平很低吗?也不见得,90%以上的网民写不出来这种句子。这种水平的句子刚刚好在他们文化欣赏舒适区。
但是,董宇辉要是只能“写出”这些句子,他最多就是一个不能变现的豆瓣文青,但董宇辉是在直播这种场景下即时“说出”这些句子,并且口条清晰,情感饱满,那就不一样了。
这个能力在中国凤毛麟角,由于中国人并不重视演讲能力,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口条好”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