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无痕中国论坛 http://www.chinalnt.com/bbs

无痕中国是国内首家专业的无痕环境教育机构
共1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实用观鸟的一些资料和介绍

1楼
章鱼 发表于:2021/10/13 23:23:48

实用观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每个人都有自已开始观鸟的理由:想见漂亮的鸟、增加个人纪录、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等。无论是甚幺理由,只要开始观鸟,你就会发现这活动可以带来无比的乐趣。

亚洲地区的观鸟活动尚算是起步阶段,从前的自然学者或探险者研究鸟类,多数会采用野外捕猎的方法。随着光学仪器的使用渐渐普及,观鸟现已为很多人的闲暇活动、或成为现代鸟类学研究的部份。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鸟类名录和图鉴,观鸟活动亦逐渐发展,现时已普及各界,成为潮流趋势。

相比全球,中国大陆的生境多元化,有广阔草原、最高的山、沙漠、热带雨林、湿地等,是1,300种鸟类(全球种数13%)赖以维生的环境,当中包括81种世界性濒危鸟类,而目前已有455个地区列入「亚洲重点鸟区」。

鸟类是环境质素的重要指标,最重要的是,观鸟能增强我们对环境的洞察能力。不妨由这刻开始,我们多留意身边鸟踪吧!
2楼
章鱼 发表于:2021/10/13 23:24:56

基本器材

观鸟需要一些基本装备:

例如望远镜观鸟图鉴笔记本

 

基本器材

双筒望远镜是最基本的观鸟器材,不过要选择一部理想的望远镜也不容易。一般来说质素与价钱是成正比的,顶级的双筒价钱约8,000元,不过亦有很多人倾向选用较经济和大众化的,约500-1,000元的望远镜可以用上好几年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生产商通常在望远镜上印上几组数字,例如8x30、10x40等,第一组数字显示放大倍数,第二组是物镜直径。当然最理想的望远镜是要够光、影像愈大愈好,可是这会带出另一个问题,就是重量和体积。如果我们需长时间在野外携带望远镜,最基本要需要考虑的是:挂在颈上会否太重?观察时影像是否稳定?

实际上这是没有两全其美的。综合各方面的要点,观鸟用的望远镜,放大倍数大约7至10倍之间,物镜直径介乎30至50毫米之间。使用10倍以上的望远镜,寻找目标会很困难;相反使用7倍以下的望远镜,会很难清晰地观察目标。

另一个要考虑的是「最近对焦距离」。大多数望远镜的对焦距离是由无限远至眼前3至4米左右,观察太近的鸟会变得很困难,所以约3米或以下的最近对焦距离较为理想。请不要选择「自动对焦」或「无需对焦」的望远镜,最好是选购有对焦环,方便微调观察。

下一部是要留意的是:望远镜在手中或挂在颈上是否舒适?观察时颜色的像真程度是否理想?远观大厦外墙或电线时有否色散?放大或颜色方面是否均匀?其次是留意是否防水和保养方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章鱼 发表于:2021/10/13 23:25:39

不同种类的望远镜


(a) 传统式 (Porro prism) – 传统的望远镜,由三菱镜和镜片组合而成,物镜之间的距离较目镜之间的距离大,价钱平宜,但较重;

(b) 直筒式 (Roof prism) – 镜片构造和排列紧密、防水密封、较小巧和耐用,不过价钱较昂贵;

(c) 精巧型 (Compact binoculars) – 物镜直径小于30毫米,小而轻巧,通常适用于行山活动。但由于视长太短,寻找鸟类困难,不适用于观鸟。


如何使用望远镜


如果你是初学者,以下技巧会很有帮助。首先是举起望远镜至眼睛位置,练习寻找远距离对象和使用对焦环调校观察。

所谓熟能生巧,多练习能避免错误调校转动对焦环的方向。最好的方法是先用眼睛紧紧盯着目标,然后举镜调校对焦环,直至观察到清晰的影像。掌握了这技巧之后,不妨尝试寻找正在移动的对象。熟练之后,便会容易地找到雀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章鱼 发表于:2021/10/13 23:26:22

如何使用望远镜

5楼
章鱼 发表于:2021/10/13 23:26:34

观鸟图鉴

图鉴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野外辨识。一般来说,图鉴内容包含辨别鸟类的要点,图文并茂,有些袋装型图鉴在设计上方便携带。

国内现时有多类型图鉴可供选择,最多人使用的是John MacKinnon主编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还有较早期使用的《中国野鸟图鉴》。至于观察地区性的鸟类,不妨可考虑参考各地出版的图鉴,例如常家传《东北鸟类图鉴》、自然之友出版的《北京野鸟图鉴》、上海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编 的《上海野鸟图鉴》、Clive Viney, Karen Phillips和林超英的《香港及华南鸟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现时市面上渐渐出现了摄影图鉴,在台湾和香港近年亦相当流行,摄影图鉴解决了看文字辨识鸟种的问题。

补充资料方面,当然可以多按需要选购实用的参考书籍,例如有助辨识西北部或欧洲鸟种的 "Collin’s Bird Guide",有助辨识西南部、华南或东南亚鸟种的 Richard Grimmett的 "Pocket Guide to the Birds of Indian Subcontinent",或 Craig Robson的 "Birds of South East Asia"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外,市面上还可以找到多种专题的工具书,不妨多留意。 例如,CHRISTOPHER HELM出版的一系列专门图鉴,详细描述鸟种,配合精良的绘图,加强观察者的野外辨识技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章鱼 发表于:2021/10/13 23:27:00

笔记本

笔记本是用来记录野外观察记录的重要工具。有关提交野外记录的详情,观鸟记录网页。

现时很多人都喜欢以电脑资料库方式储存观鸟记录,不过要在野外进行实地记录,最理想是携带一本袋装型笔记本。有些观鸟者会带备卡式或MP3录音机,观鸟活动后整理资料。这个对于收集鸟鸣方面,特别有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楼
章鱼 发表于:2021/10/13 23:27:44

如何认识雀鸟

当我们开始观鸟时,就会发现找鸟其实并不困难,反而是要花时间辨认不同种类的鸟类。

要熟记鸟类图鉴内的类别、名字或特征,有时的确使人气馁。辨别鸟种,其实可试试筛去不必要的类别,例如不配对的外型、大小、颜色、季节和分布,使可缩窄寻找范围,以便根据所掌握的野外特征,从图鉴中找出


野外笔记

野外笔记是提高鸟种辨识的技巧的最佳方法,这可以让我们对雀鸟的印象更加深刻。仔细练习各部位的特征,加强我们分辨种类的能力。

野外笔记应包含鸟类的各方面资料,例如外型、大小、毛色和行为描述。如能加上手绘图,更能有效简述颜色和羽毛斑纹的分布。

以下是野外笔记的记录重点:

日期:

天气:

生态环境:
例如林地、农地、城市等(并加上细致的描述,例如地上或树冠)

鸟类描述:

  • 头部:头型和毛色、眉纹或斑纹、眼圈等
  • 嘴部:与头部的长度比例、形状(直/弯/幼/粗/勾嘴)等
  • 体型:颈与尾的长度、站立时翼尖的位置、尾部形状(扇尾、方尾、菱形尾)等脚与脚趾:长度、飞行时位置、脚趾(无蹼、有蹼、半蹼)等
  • 上体和下体:羽毛颜色分布
  • 大小:与常见的雀鸟(例如麻雀、鸽或麻鹰)的比例
  • 飞行外形:形状(长/短/圆/阔/幼长)、飞羽(初级飞羽伸展呈手指状)、尾部(展开/紧合)
  • 觅食姿态:在空中捕食、潜入水中捕食、在泥土挖掘、在枝头捕猎
  • 飞行姿态:直线或起伏飞行、拍翼/滑翔
  • 地上姿态:行走、跳、速度

 

8楼
章鱼 发表于:2021/10/13 23:28:30

分门辨类


观鸟最有趣的地方是辨别鸟种,首先由分类开始(例如鸭、猫头鹰、鸽),然后按 大小、羽毛颜色分为个别鸟种。

掌握了鸟种辨识功夫后,我们可以与世界各地观鸟者交流。要清楚瞭解这个方法,可多跑野外练习。

值得一提的地方是,我们要细心留意鸟羽上特别的特征(即是「野外标记(field mark)」),很多相似种都是凭这些标记分辨出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毛色差异


鸟种辨识最具挑战性的地方是毛色差异,这个会随着年龄、性别和季节有所不同,就算是同一鸟种,在不同地区也会有毛色差别。

年龄差别:有些幼鸟长大至成鸟时逐渐换羽;有些鸟类的幼鸟、未成年鸟和成鸟的羽色有很大差异;亦有些大型鸟类,换羽至成鸟的过程会分好为几个阶段(例如鸥)。

性别和季节:很多鸟类的毛色都是雌雄不同的(例如鸭),普遍来说,雄鸟较为鲜艳,而雌鸟的毛色会较平淡,甚至看似未成年鸟。不过这也有例外的情况,有些鸟类,雄鸟需担当育幼责任(例如彩鹬),毛色会较暗淡。

繁殖羽通常与繁殖行为有关,在繁殖季节换上鲜艳的羽毛,在其它季节,则换上有保护色彩的羽毛(例如池鹭)。

地区分别:有些鸟类,就算是同一鸟种,在不同地区会有毛色和型态上的差异,这些我们通称为「亚种」。

颜色种类:另一差异例子是颜色方面,有些鸟类会有不同的颜色形态,例如棕背伯劳会有黑色形,我们称为黑伯劳。这常见于部份猛禽和海鸟,以及一些鹭鸟(例如岩鹭)。

9楼
章鱼 发表于:2021/10/13 23:29:16

认识「感觉」、「鸟型」

除了分类、辨识体型和羽色外,更要留意鸟类的形态、站姿和行为,以便准确分辨。富经验的观鸟者会形容这个为「感觉」、「鸟型」,而外国人则形容为「Jizz」(Jizz这个名词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是用来训练飞行员「凭大小和外型的印象」分辨友好或敌机)。

「感觉」、「鸟型」对判别鸟种很有帮助,特别是一些较高难度或没有明显特征分别的鸟种,例如黄腰柳莺v.s.黄眉柳莺;青脚鹬v. s .小青脚鹬。有时甚至只有极之短暂的观察时间内寻找不同的鸟种,例如大群水鸟或海鸟中寻找不同的鸟种。

要获得「感觉」、「鸟型」的经验,实在需要漫长的努力过程。不过当你达到这阶段后,请紧记多帮助观鸟新手练习,因为往往一句「凭感觉」,就会使新手却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辨别鸟声

有些雀鸟鸣声独特,就算在观察不到的情况下也能轻易辨别,例如噪鹃、拟啄木、猫头鹰和杜鹃,这些雀鸟通常听声较观察容易。学习聆听鸟声,有助于分辨种类,而市面亦很容易找到关于鸟鸣和影像的光盘。

不过这并不是指单靠听声就可辨别鸟种,有些雀鸟会仿真(mimicry)其它雀鸟鸣声,例如叶鹎的鸣声中,加入了多种不同雀鸟的音调,容易使人混淆。

有些研究员会用声音图表(sonogram)方式来描述鸟鸣声。声音图表的原理是将鸟鸣频率随时间的高低状态以图表显示出来,以便进行鸟种辨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楼
章鱼 发表于:2021/10/13 23:30:40

野外技巧

开始观鸟时,最好是在公园多练习。不过当掌握了一定鸟类辨识技巧以后,不妨前往远离市区的地点,在不同生态环境寻找雀鸟。以下介绍一些实用技巧作为参考:


步行

步行观鸟,既可让我们在同一个地方找到最多鸟种,又可以近距离观察。以下是一些实用技巧:


共1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12 - 2018 Chinalnt.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90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