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倒闭?教培人读懂这篇文章,少花20W的弯路钱。
1、找行业内的合伙人入伙,但合伙人只是略懂皮毛,最后倒闭。
很多机构起步的雏形就是这样:
张三是个小老板,有本金,懂管理,想投资入教培行业,张三有两朋友,一个李四、一个王五,李四是其他机构老师,负责教学,王五是其他机构课程顾问,负责招生。
他们想大干一场,李四说他负责教学,王五说他负责市场招生,三人一合计,越聊越带劲,便准备着手开一家教培机构。张三感觉很棒,因为教学和市场都有业内人士,前期只要投点钱,后期就等着赚钱。李四和王五觉得也不错,虽然前期投点小钱入股,但也算是用自己的经验,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
但一旦开始做后,发现并不简单,之前李四、王五对机构的教学和市场,讲的头头是道,但正当你们把所有前期事项准备完。
发现李四也仅仅是会上课而已,对于课程内容、教学大纲、课程各期衔接、排课、排班,只是略懂皮毛,正要叫他去做的时候,他干不了,或者做出来的内容远远不尽人意。
没错,他之前是在机构上过课,但仅仅是上过课而已,对于教务的其他事情,也只是看别人来做而已,自己从未单独完成过。于是你们闹出意见,有了隔阂,但摊子铺开了,没办法,还是硬着头皮一起去想办法解决。这个时候你们还是要走回机构教务的原点。
发现王五之前确实在机构招生,但更多的是一个执行者,能带来现在机构的利益,可能就只是一些家长沟通话术,机构活动营销方法,和嘴上说的一些怎么搞定家长报名的方法,或许手上还有一些招生渠道关系,但真正实施起来时候发现,那些沟通话术和营销方案在没有家长流量的情况下,形同虚设,而那些招生渠道的所谓关系,也仅仅是有一点关系而已,离招到学生还差一大步,至于家长为什么交钱,还要从课程来讲,现在课程体系没出来,却不知道从何讲起,但摊子铺开了,没办法,还是硬着头皮一起去想办法解决。
李四是牵线并且出钱的啊,所以任何事情自己亲力亲为,与之前预想的美好事业完全相悖,自己只能硬着头皮想办法解决,并且,教培机构从0-1的弯路一个都不会少走。
迫在眉睫之下,机构不得不在开始用低价课程引流,尽快招到第一批学生,甚至花高价请一些所谓的招生代运营,再花高价去上一些校长培训班。最后用敷衍的课程对付学生,先开班再说……
学生家长也不傻,几节课下来心中就对你打上差评,为了留住学生,最后甚至一下子预收家长上万学费以便资金周转。但人员工资,场地租金,活动资金,这些加起来,最多一年,也就能压垮这家机构。要么再追加投资撑一年,要么转让校区三个人散伙,要么跑路...
就这样的机构,有的还现存有上百名,甚至几百名学生,外人看起来也是很热闹....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
怎么避免?
首先说心态,你如果把赚钱的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想让别人来完全搞定,那你多半赚不到钱,你想走的捷径,都会从弯路绕回来,机构也大概率没有长远发展。
合作开机构的第一个原则:不见兔子不撒鹰
你说你负责教学,好,前期的教学大纲先搭建起来,教什么、怎么教、谁去教,前期除了你,要不要招其他老师?招几个?课时怎么安排,课时费怎么算?开几个班?每班多少学生保证不亏?时间怎么排,老师管理怎么做,每个老师怎么分配学生,教务管理怎么做,怎么保证教学有效果.....先系统回答完这些教务的基础,再谈一起合伙做事,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那就只是一个只懂上课的老师,对教务上的事情,也只是口嗨,没有亲自做过,这样的人也没必要拉来合伙,最多请过来机构当员工做老师。
你说你负责招生,好,前期招生我们要怎么做?一个月、一季度、半年、一年之内,我们的招生计划是什么,目标是招多少学生?你计划从哪些渠道招生?如果这些渠道行不通,有B方案,甚至C、D方案吗?市场成本是多少?机构前期是请兼职还是设置市场部招全职?你怎么配合我们的课程做市场招生?你说你有招生渠道,怎么证明你可以从你的渠道招到学生?要不然先做一个短期线上课程群,你负责把群装满?或者你先通过你的方式,拿到500个家长电话?如果这些市场问题不解决,那他可能就只是个招生顾问而已,在之前的平台也就只是打打电话、接待下家长、邀约到店的简单工作,这样的人就不配被拉来合伙,顶多拉过来在机构当课程顾问的员工。
机构合作的第二个原则:只听一个人的
很多机构一开始是合伙制,我曾经知道一家机构5个合伙人,一点小事,用3个小时来开会,还没开出结果,机构也是开的半死不活,谁都有话说,谁都有自己想法,导致谁也不服谁。机构谁是掌舵人,这件事要在机构一开始创办就确定,知道听谁的很重要,哪怕掌舵人有决策上的失误,也好过比一群人你一句我一句,却说不出个结果。机构初创,最忌讳每个合伙人都可以拍板,每个合伙人都有决策权,选一个能力最强的当机构的掌舵人,带头带大家干事,才有可能赚到钱,不服的人可以退出,认同的人留下来干,没必要为了一点表面情面,而在之后的1年甚至几年的共事上搞得不愉快。
2、靠低价吸引来大量学生,大概率会高价赔出去。
很多小机构老板,热衷搞低价班,原因很简单,看别人搞得热闹,焦虑啊,自己不搞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了。
但你低价,你就有竞争力了吗?
比下,你陷入周围同行的恶性竞争:不信你看周围小机构,一到报名高峰期,便拿出“精心设计”的低价班,XX元报名,送X科,99元学习一个月,现在报名XX元赠送XX课时....以及任何花里胡哨的低价班噱头。哪怕是不赚钱、赔钱,我的学生也要比你多。为的就是气死正经做机构的人。但这样老板十有八九是亏,死撑着。
比中,你干不过当地口碑积累多年机构:教培是长线,因此地方口碑很关键,而在一个地方已经存活5年以上的老牌机构,已经完全树立起自己的口碑,就算你用低价吸引来学生,多数家长或许也只是抱着试一试,对比一下的心态来看看,低价一完,多半也就离你而去。
比上,你比不过行业巨头:再看教培行业几大巨头,X东方,学X思,作业X....也是铺天盖地的低价班推广广告,从2011年开始,新东方的50元暑期低价班就已经开始了。这些巨头还有清华北大、哈弗、国内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名师。比低价,你耗不起有资本撑腰的网课巨头,比品质,比不上有品牌口碑的线上辅导,比师资,比不上有拥有名师光环的他们。
所以别入低价的坑。
都懂低价班的营销套路:用低价切入吸引家长报名,之后转化为长期班。
说一个常见例子:百团招生。
先看百团招生的逻辑:请20-30名兼职,在3天内,通过报名低价优惠课、就送礼品的方式,迅速招到100-200个学生。
一位机构校长曾经诉苦:做了一次百团招生,招来100多个学生,最后也亏惨了……
原因很简单,199元的百元引流课程,就算招来100个学生,也就收款19900元,除去人员陈那成本(自己老师+兼职)、礼品成本、物料成本,做得好刚好够本,做得不好大概率自己还会再支出一笔。
最终是希望能转化一批学生到长期班,但事实上从百团转化来到长期班的是少的可怜。
如果仔细分解百团这类低价引流地推活动,至少有5个弊端:
1、不少家长是为了占便宜,且放假孩子在家也是玩,花这么点钱学一下还送礼品,这部分家长的报名需求本就不强。所以最后也不会转长期班。
2、因为低价选择你,也会因为你的高价长期班而离开你。贪便宜引流来的家长,更多注重的是价格。
3、兼职的水平乘次不齐,活动一旦展开,兼职的可控性就很小,你不知道他们为了成交一个学生拿到提成,额外给了家长什么承诺。如果承诺不兑现,你在家长心中心中的口碑瞬间崩塌,可能永远也不会再选择你,甚至带动身边的人也远离你机构。
4、违背顾客“买”的根本逻辑:你请的兼职老师,让家长从不知道你机构的情况下,变成立刻成交报名,违背了顾客“买”的逻辑。回想你买一件东西,要经历从认知(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到需求(有需求才会关注),到认可(货比三家挑选最满意的),到购买(最后才是掏钱购买),所以大部分家长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之后对你机构的印象,也或多或少会有违背,也很可能离你而去。
5、从低价百团转化来的学生,就算没有百团招生活动,你用别的方式接触到家长,他也会选择你。几百上千的优惠可能会影响家长的决策,但几十块钱的优惠真不能对家长决策产生影响,该报名的还是会报。所以百团忙活一场,通过招人、准备活动物料,到执行,几十号人累死累活几天,只是让那些原本就想报名的家长报名了。
我为啥知道的这么清楚,因为当初一分校校长偷着做了一次百团,最后被我骂惨...
这就是外行看起来,机构搞得声势浩大,招来的学生也不少,但多数机构是硬撑....撑不下去最后要么转让找人接盘,要么跑路。
百团的本质是地推,如果你是校长,阅读下面这篇地推文,能完爆市面上99%的地推方案,没错,我说的是完爆...
2、外行老板匆忙入场,最后遗憾收场。
有家机构老板,也是身上有几个闲钱,算是准富二代,怀着一腔热情和情怀,要为当地教育事业做贡献,无经验入行教培行业,拉来几个有经验的教学老师(但也只懂教学),选址、装修、招聘....前前后后砸进去80W+,准备大干一场。
一开业,便请10个发传单兼职,校门口连续发7天,传单内容是“超值99元6节课”印刷1W张,按照他思路,大概是想通过传单+人海战术,做到第一批学生达到100人(不知他在哪看到有所谓教培大V说传单转化率是1%,所以印了1W份,就想招100人),便想迅速覆盖周边的意向人群。达到招到第一批学生的目的。
最后花去的成本:1W张传单=3000元,兼职10人/天/150元×7天=10500元。总计13500元,招来3个学生报名,收了297元.....其中2人还是熟人的孩子,零头都没赚到。
这还只是一个前期工作,就想当然地以为了解了行业,像这样匆忙入行的外行老板,从开始的信心满满,到最后遗憾收场,我见过太多。
相信教培老司机不会犯这个错误(但事实上任然有大量机构乐此不疲地发传单),发传单的本质是地推,地推的两个关键作用是:提高知名度(让人眼熟)、筛取流量(获得一部分受众)
这还是机构前期需要做的最基础工作,很多老板想当然地去做,反而让自己的机构变得“大”“空”“虚”,最后也不得不遗憾收场。
所以我不建议没有经验的外行进入教培行业,教培行业挣钱,门槛不高,也正是因为这样,引来大量的外行入场,但最后能站得住脚跟的并不多。
4、增加预收学费导致“泡沫的繁荣”
本质上,机构收取1W学费和收取2000学费赚得一样多(规定也不允许)
甚至收1W还没有收2000赚得多,因为要让家长一下交上万的钱,你就必须送出打动家长的福利(比如赠送额外的课时)
很多机构的想法很简单:家长一下子交很长时间的学费,可以防止学生客户流失
这是对机构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你的机构教学质量足够好,不需要担心学生流失,即便会有流失也会是少量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
如果机构的教学质量不好,家长不满意也可以随时拿回剩余课时的学费。
机构不要为了自己的资金流,而增加学生的预收款(学费)而是机构上去思考怎么把学生留住,从而想办法做好教学和内部管理,树立口碑,这才是长久之计。
去年八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说机构跑路案例:
百度搜索教育机构跑路,大部分跑路机构都是收取家长几万学费而因之后经营不善,而倒闭,咋一看,这些机构装修的靓丽。也不是不完善,也不是不成熟,但就是陷入了预收款“泡沫的繁荣”,迅速扩张或者追加投资而带来的后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