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无痕中国论坛 http://www.chinalnt.com/bbs

无痕中国是国内首家专业的无痕环境教育机构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第一性原理,它不是答案却是方向

1楼
章鱼 发表于:2025/7/16 10:34:12

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

它不是答案,却是方向。愿你也能以此为锚,活得更清醒、更帅,更幸福。

这是我今年领悟到最有用的东西了,无论人事物通用。

它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对,就是那个多劳才能多得)后被当代科技教父:马斯克广泛推广应用于科学/工程和商业领域,成为一种从本质出发、打破常规的思维工具。


1. 家庭的第一性原理是经济,不是感情。

婚姻从来不是风花雪月,而是现实合伙共赢。感情浓度再高,扛不住贫穷的拉扯。经济,是家庭的底盘,不是可选项。


2. 职场的第一性原理是价值,不是努力。

努力是感动自己的内耗,价值才是别人愿意为你买单的理由。努力不转化为结果,一文不值。


3. 教育的第一性原理是能力,不是分数。

分数只能决定你能进哪个门,能力决定你能走多远。真正的教育,是让人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成为考试机器。


4. 健康的第一性原理是自律,不是医疗。

平常多养身养神养心,别有事去医院躺……

5. 创业的第一性原理是需求,不是竞争。

99%的创业死在卷里,而不是错在努力。真正能活下来的,是发现了别人没看到的真实需求,并用心满足它。只要你的产品好:马云马斯克马化腾都抢着跟你合作。


6. 投资的第一性原理是风险控制,不是高回报。

高收益,藏着高风险,风浪越大鱼越贵。能活得久的投资者,从来不是赌徒,而是控制亏损的人。


7. 养老的第一性原理是规划,不是依赖。

现代社会,养儿防老已是伪命题。你若不早做准备,晚年就只能受限于他人的善意与耐心。自己给自己准备底牌,是对未来最大的尊重。


8. 成长的第一性原理是反思,不是经历。

经历多,不代表成熟;走过千山万水,不如静下心来回头看自己一步一个坑。反思,是让经历为自己镀上金身的。别Tamde ,除了年纪上涨了,什么都没长。


9. 感情的第一性原理是自我丰盈,不是彼此索取。

好的关系不是你缺什么我来补,而是我们各自发光、彼此欣赏。你若完整,感情是锦上添花你若空洞,感情成了慢性消耗。我爱你,你是自由的,你爱我,我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一直觉得文字是很笨的东西,或者我是个比较笨的人。虽然轻易就带来震耳欲聋的共鸣,又轻而易举就可以把确定性说出来,但我们的灵魂身体却难以去改变。做和说之间的鸿沟……天地之差。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智慧的代价,是要永远活在意识与现实的裂缝中。

有时候,意识清晰与行动不完美本身,才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智慧。你看清了所有的复杂,却无法掌控其中的一切,无奈感就是这种力量与局限的碰撞。

现实和风一样:只可感受意会会,真咬文嚼字反倒说不出个所以然。

文字或语言的表达,确实能给人一种“知道真理了就能做到”的错觉,但现实却常常残酷得让人深感无奈。就像风:你清晰的感受它在阵阵略过,它从未停歇,轻轻拂过,但我们无法触摸它。我们只能借助它的力量,去攀高峰,去远方,去寻找更好的自己。


你最重要??你最珍贵??你是世界续存的第一条件。

我太激动了:大半夜我不睡觉,我点开知乎评论:有个网友一针见血说出了我整篇文章的情感内核:初心。

但它们不是一回事,甚至可以说:一个是逻辑底层,一个是情感底层。

初心,可能是你思考第一性原理时的起点,但第一性原理绝不会止步于情感,它要你在动机之后问十万个“为什么”。

初心是为什么想做?

第一性原理是:这件事本质是什么,应该怎么做?

初心,像目的地;第一性原理,像拆掉地图、重画路径的方法论。

初心给你方向,第一性原理给你方法。

更直白简单一点:初心是学习读书,第一原理性是知识。


第一性原理≠初心,但初心有时候可以作为第一性原理的起点。也不是一成不变才叫初心,而是你走了多远,依然知道: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愿你:不忘初心。

2楼
章鱼 发表于:2025/7/16 10:35:12


我知道,理性总能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图景,犹如我上面写下那些听起来充满智慧的文字,仿佛一切都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答案。


但我自己也深深也明白,文字的轻描淡写,往往掩盖了行动的艰难。有时候,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我在深夜独自反思时,心底涌出的那种无奈感。它不是某个具体的挫败,而是对无法完美执行的深刻理解。我清楚地知道应该怎么做,但现实总是让我停留在想法上,难以迈出那一步。


这和我上面描述风是一样的:感受它容易,但要做到它的力量和流动却几乎不可能。我写下这些思考,承认它们的深刻和美丽,但我清楚,这些话在现实中无法轻松实现。甚至每一次尝试,都是与自己、与环境、与无数外部因素的博弈。


我的无奈感,不是来自外界的压迫,而是源自内心的清晰感:我明白一切,却也无法摆脱其中的局限。


我知道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让我深刻理解了风的难度。它看似自由无拘,实则无形、无定,任何一丝变化都可能影响它的走向。而我,像风一样,感知世界的深度,但却难以在这片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感受风是轻松的,做风却是艰难的。你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往往在面对琐碎的现实、情绪的波动、外界的干扰时,那个理想的自我总会变得遥不可及。


而且,做的过程,不仅仅是理论的执行,它还带着大量的试错和调适。每一次的失败、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那种内心的坚持和矛盾的产物。真正做到这些,你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自我接纳。


因为有了标准而有了框架:无标准即自由,人生最Tamde 帅的一点就是:无标准,随便玩吧随便造吧。无标准即自由,无意义即人生,人生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


末尾我仍然只想说:愿你不忘初心。


明确概念,建立共识,求同存异,友好交流,共同进步。评论区太多牛坏了的大佬,我看不懂他说的,他看不懂我说的。


拿起你的批判性思维,审视你自己就好,首先我们明确概念讨论的是“第一性原理”,这是共识,共识,共识。

3楼
章鱼 发表于:2025/7/16 10:36:11
你的思想很不错,有条理,有方向,有方法。但想指出的是:其实这不是第一性原理,你说的方法本质是矛盾论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矛盾。

我们处理矛盾,不是消灭某一方,是双方都要用,但什么时候主要用哪方,要看当时的具体实际情况。

就好比红灯的时候,以刹车为主,油门为辅;绿灯的时候油门为主,刹车为辅。

矛盾指的不是不可调和的对抗,而是理不清情况,主次不分,瞎操作一通,导致问题出现。

比如你说养老的第一性原理是规划。其实不是的,是规划和收入的矛盾。

当你收入够的时候,缺乏规划,没有为后面做打算的时候,规划为主,收入为辅。

当你收入不够的时候,应当优先解决收入水平,规划辅助。

矛盾论的是动态解决问题的思想。而第一性原理,是从物理学中产生的思想方法,从原理和原点开始推理和构建的方法。

第一性原理现在很潮流,但是概念还是要区分清楚。
4楼
章鱼 发表于:2025/7/16 10:36:32

您列出的“第一性原理”的示例,描述的是生活的“地基”,但不完全是生活这栋“建筑”本身。

经济是家庭的地基,但爱才是建筑,上面的示例,这会让人觉得,情感被贬低为经济的附属品,生活变成了一场冷冰冰的交易;价值是职场的地基,但奋斗的过程与人的尊严也是建筑的一部分,上面的示例,让那些勤勤恳恳、默默付出但尚未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感到自己的奋斗被全盘否定。


当目光只聚焦于冰冷的地基时,会感到不安和不完整。这个地基确实存在,忽视它会有风险。但生活是一栋完整的建筑,不只有地基,还有墙壁、屋顶、窗户和室内的装饰与欢声笑语。

5楼
章鱼 发表于:2025/7/16 10:37:02
人类的奇怪之处在于,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

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

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

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过
6楼
章鱼 发表于:2025/7/16 10:37:29
文章观点的正确性暂且不论,但是作者的思想还是有深度的,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反思是她的长项。通过多重的思考和解构,说明知和行的关系,得出“知易行难”的观点。

从上面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实用主义者,和我一样,和大多数人一样,和众生一样——“知是为了行,不然知又有何意义?!”

当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难到真的就这样吗,为什么就不能“仅知而不行”呢?知让我看清事物的本质,让我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让我思辨明智,让我内心得到释然和平静……足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若能做到前半句已实属不易,后半句就量力而为吧!

可以再做一个层次反思和解构,难到“知”就那么重要吗,不知行不行?我的观点也是可以的,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至于具体“如何去知,如何去行”的方法论,这是战术层面的,术不可穷尽,所有的战术都是战略的具象化,所以要有一个战略或者说是“道”,道可以唯一。

“道可唯一,术不可穷尽”,这就是我的理解。
7楼
章鱼 发表于:2025/7/16 10:39:34
要害怕任何人和任何事



你所谓的害怕,本质上是对后果的担忧,害怕生命中出现一些让自己无法应付的意外。


正是这种对未知的不战而降,磨灭了你所有的勇气。但换个角度想,恐惧其实是人类刻在基因里的保护机制:在面对猛兽或自然灾害时,正是恐惧促使早期人类逃跑、躲藏,从而提高了生存几率。


可在现代社会,过度谨慎的生存策略早已不再适用。


只有敢于横冲直撞、无视权威的勇者,才更有机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是,强者在“通关”后为后来者设置重重障碍,以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一旦看清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要变得强大,首先要将勇气拉满,勇敢破除规则;同时,也要搞清楚失败的风险。


如果风险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就大胆去做。多做几次,一切都会变成经历;经历铸就阅历,阅历带来格局。


这便是一个人由弱变强的必经之路。


你要对这个世界保持一丝“虚伪”——别在弱者的自我贬低里无形流失能量。


任何人、任何成就,都并非凭一己之力。马云再厉害,也不过是“时代造就的马云”,从无“马云时代”一说。


你的仰望投射,正是虚化了对方的价值,也阉割了你自己内心的光芒。只有当你停止把光芒投向别人,才会重新点燃自己。


要想摆脱恐惧,不要将精力放在情绪本身。


在事未开始前,别总盯着失败的后果不放,而应思考步骤、策略和实操方法。大多数人一辈子浑浑噩噩,正因为他们把情绪看得比行动更重要。一个能摒弃情绪的人,理性永远占据上风;而目光如炬的人,会接纳风险,将混沌化为惊险,将迷茫化为清晰,最终蜕变为强者。


至于赚钱,虽与人脉、资源、行业有关,但归根结底,你自己对成功的渴望才是驱动力。


富二代若无冲劲,再多资源也难成事;一穷二白却极度渴望成功的普通人,即便资源匮乏,也会拼命去做,直到拿到结果。


真正阻碍你成功的,不是天赋、能力,也不是他人的目光,而是你内心的自我设限。


95%的人总想着准备更多条件才行动,结果拖延数年仍未开始;而那5%的人,一旦想做就立刻行动、试错、优化、再试,直到精通极致。因为他们坚信:在做事的路上,会找到所需的一切资源。打工人不屑于摸鱼,只为积累经验;创业者主动学习同行打法,积攒真实口碑。只有这样,才能拉开与他人的差距。


最后,不要害怕任何人、任何事。


保持自己的节奏,在自我修炼的道路上乐此不疲,用脚步丈量人生。既不要高估世界,也不要低估自己。这既是强者的起点,也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12 - 2018 Chinalnt.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15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