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年课程
- 线性代数
- 计算机图形学
- 计算机网络
- 绘画基础
- 试听语言
- 编剧基础
- 游戏设计理论
- 游戏鉴赏
- 运筹学概论
- 哲学史
线性代数
从几何意义上讲解线性代数的本质,主要教授以下内容:
- 向量与空间
- 矩阵与线性变换
- 行列式
- 非方阵与投影
- 点积
- 叉积
- 基变换
- 特征向量与特征值
- 抽象向量空间
- 克莱姆法则
教学目的:让学生从几何意义上理解向量运算/矩阵运算的意义,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为计算机图形学提供数学基础。
网络教学资源:线性代数的本质 - 系列合集
计算机图形学
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P1系统性讲解计算机图形渲染的全部流程,P2讲解主流图形引擎的使用。主要教授以下内容:
- 正交视图下绘制点/线
- 正交视图下绘制面
- 渲染流水线与坐标变换
- 透视图下绘制模型
- Shader
- 贴图
- 阴影
- 主流图形引擎
考核标准:徒手开发一个软件图形渲染器
教学目的:通过亲手开发图形渲染器,让学生对渲染过程进行本质性理解,增强其将来对游戏画面的技术性把控。同时对后面的游戏引擎开发课程做好准备。
计算机网络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全面系统地讲解分层次的网络体系结构。主要教授以下内容:
- 网络的体系结构
- 物理层标准的基本原理和数据通信技术
-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 局域网基本原理和组网方法
- 广域网基本原理和接入方法
- 网络互连的基本知识和IP协议的运行机制
- 传输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和TCP、UDP协议的运行原理
- 应用层常见协议和网络服务的工作原理
- 流行的游戏网络服务框架
教学目的:让学生系统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架构,为将来开发游戏网络功能提供基础知识。
绘画基础
以数字绘画为主要载体教授绘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主要教授以下内容:
- 绘画软件工具的运用
- 线条运用
- 结构表现
- 形式美
- 透视原理
- 构图
- 素描&光影
- 色彩原理
- 材质
- 人体表现技巧
- 油画技巧
考核目标:设计一个带有人物的写实全景画面,提交油画与数字绘画两个版本。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作画的基本技巧,掌握能够从技术技巧上画出任何给定实物的能力。不对设计能力进行过多要求,在技术上为后面的概念设计课做好准备。
视听语言
系统性讲解影视创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主要教授以下内容:
- 景别
- 角度
- 焦距&景深
- 镜头运动
- 光线
- 声音
- 轴线
- 场面调度
- 蒙太奇理论
- 分镜设计
考核标准:制作一个3分钟以上的视频短片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影视创作能力,提高制作游戏时的音画控制能力。
编剧基础
教授剧本创作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同时着重游戏创作所需的实用技巧。主要教授以下内容:
- 戏剧的本质
- 戏剧结构
- 戏剧语言
- 思想表达
- 世界架构
- 社会背景架构
- 角色设计
- 叙事设计
考核标准:创作一个世界背景,并依托背景创作一段故事。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设计游戏背景与故事的能力。
游戏设计理论
系统性讲解游戏发展史上出现的各种重要设计理论,分析各理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设计理论。主要教授以下内容:
- 游戏设计理论的发展及环境
- 概念及定义
- 定义辩证与归类
- 猜想与假设
- 实验
- 定理
- 演绎推论
- 现象解释
- 实践指导
- 扩展空间
- 限制与不足性
考核标准:完成一篇游戏设计理论研究论文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式认知游戏设计理论,并尝试建立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框架,并使用理论解释游戏设计现象以及支撑游戏设计中的各项决策。
游戏鉴赏
带领学生从核心玩法的角度欣赏各种类型的热门游戏,教授如何科学地从玩家视角、开发者视角分析游戏。主要教授以下内容:
- 游戏识别与归类
- 结构抽象化
- 逆向解构
- 正向推演
- 设计难点与方案
- 改进设计
- 扩展设计
考核标准:选10类型,每个类型2款游戏进行鉴赏解构。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对游戏作品形成创造性鉴赏习惯,学会正确地分析并吸取其它作品的精华,避免盲目抄袭。
运筹学概论
系统性介绍运筹学的各项理论,主要教授以下内容:
教学目的:以轻松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运筹学各理论,作为第三学年休息调剂型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管理学知识素养,同时重点介绍博弈论在对抗性游戏设计中的应用。
哲学史
按照时间与逻辑承接顺序介绍西方哲学发展脉络。主要教授以下内容:
- 古希腊罗马哲学
- 世界宗教哲学
- 文艺复兴哲学
- 近代欧洲哲学转折
- 法国启蒙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
- 现代哲学
教学目的: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到各个时代各种社会背景下的智者们对世界的思考,启发学生从更多维度更深层次去认识世界,解构世界,从而创造世界。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哲学素养,为其将来思考人生与游戏事业的意义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