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五 新浪潮——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一轮浪潮
2015年签订的《巴黎协定》提出控温2摄氏度的目标,使减碳成为一项明确的政策预期,对各行各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与此同时,各国民众对气候变化前所未有的关注,促使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一种公众预期。预期2020年会有更多知名企业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掀起21世纪以来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一轮浪潮。
与2005年由《京都议定书》生效所引发的第一轮浪潮不同,这轮浪潮的特征将是主要通过金融市场而不是碳市场来发现碳价格。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会运用政策通过资本市场体系和银行信贷体系将碳成本内部化为企业成本。大企业首当其冲感受压力,小企业也会由资金链、供应链感受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
中国将会是这一次应对气候变化浪潮的领导者。2020年,将会有很多在华跨国公司特别是欧洲公司在总部要求之下开始采取碳减排、碳抵偿的措施。中国市场作为总部外最重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被寄予重托。中国本土的一些行业的领军企业预计也会在2020年陆续推出自愿碳减排的承诺。
趋势六 新披露——ESG报告强调量化碳披露
2019年12月18日,港交所新修订的《ESG报告指引》如期发布,成为自2012年以来的第三版指引。此次修订,港交所提高了ESG信披要求,将董事会声明纳入ESG管理相关内容等信息作为强制披露要求;社会关键绩效指标从“自愿披露”提升为“不遵守则解释”。这确立了ESG信披趋严的趋势,也增加了市场对A股ESG报告指引的预期。
与前述应对气候变化趋势对应,港交所新版指引增加有关气候变化的层面,要求发行人披露识别及应对已经及可能会对发行人产生影响的重大气候相关事宜的相关减缓措施的政策,还规定发行人要披露范围1(主要是自有设施产生的排放)及范围2(主要是消耗电力产生的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市公司要建立更高效的ESG信息管理体系,以采集、管理碳排放、能耗、水耗、减废等数据。
港交所指引多次引述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小组(TCFD)”政策建议也值得引起更多重视。有条件的企业可运用TCFD框架做气候风险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
趋势七 新标杆——ESG评级促进企业治理
ESG信披的一种重要的应用场景是ESG评级。2020年,随着商道融绿、MSCI、富时罗素等ESG评级机构对更多A股上市公司实施ESG评级,ESG评级将会被国内更多主流金融机构所认识、接纳和运用。基于ESG评级信息研发的ESG主题基金、ESG指数和ESG指数基金都会快速增加。
对上市公司来说,ESG评级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财务指标的新标杆,从公司治理、污染排放、能源效率、劳工关系、社区关系等非财务指标角度来衡量公司价值。财务指标的传统标杆与ESG这一新标杆两相结合,无疑可以更全面评估公司的持续运营能力。因此,ESG评级将会客观上促进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特别是对环境、社会等议题的治理。
目前在国内很多上市公司,ESG评级的归口部门往往在投资者关系部,因此投资者关系部与CSR部门的沟通会更加频密。对CSR经理来说,这是向公司展现CSR价值的良好机遇。CSR经理要尽快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理解ESG和CSR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