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红喉姬鶲(weng一声)

非繁殖羽的雄红喉姬鶲

已换繁殖羽的雄红喉姬鶲
这是一种体型小巧,迁徙季节过境数量巨大的鸟种(你肯定会埋怨:“为什么我从来没看见过”)。因繁殖季雄鸟喉部为橙红色,故得名红喉姬鶲。它们比红胁蓝尾鸲稍小一点儿,有时这两种鸟会混在一起,而且它们也经常做出上下抖动尾巴的动作,所以就加深了辨认难度。不过红喉姬鶲的叫声还是有特点的,尤其在秋天,它们经常发出像人们用舌尖顶着上颌,往后吸气的响声。有些红喉姬鹟相对不是很怕人,但有些则不然,可能就是跟性格有关系吧。5、普通翠鸟

这是笔者最喜欢的一种鸟了!其鲜艳的带有金属光泽的翠蓝色让人陶醉。它们是苇塘或河流中四季不变的一道闪电,当它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你眼前掠过时,你会惊叹自己的反应简直是弱爆了,只能呆呆地目送着这机警的小精灵消失在你的视野中,而那几声“叽叽”的尖叫则回荡在耳畔。

普通翠鸟的雄鸟
普通翠鸟的雄鸟嘴是黑色,雌鸟下嘴是橙色,而亚成鸟胸部和脚都有明显的黑色。根据笔者的经验,除了夏季,其他三季里因为植被不是很茂盛,所以相对方便观赏翠鸟。但是这不等于我们一走到苇塘或河流便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它们。在一地能发现翠鸟,既有运气成份,也有一定的科学规律可循。诚然,如果翠鸟不飞或不叫,我们是很难用望远镜找到它们的。但是一旦你看到翠鸟,观察上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翠鸟将自己的每一个觅食点串联起来,设计了一条闭合性的飞行路线。
通过观察翠鸟的习性,入门鸟友可以锻炼在观鸟过程中总结和归纳的能力,举一反三不无裨益。
三、驾轻就熟
从初窥门径到略有小成,你是否已经觉得自己俨然已经GET了新技能?且慢!前面的都权当演习,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下面将给大家介绍5种鸟,它们往往或行踪隐秘不声不响;或拒人千里之外,见人靠近就悄悄飞走;或深藏不露;或外形特征相对不明显,一晃而过难以辨别。
一位真正的观鸟达人不会被这些难题所吓倒,自然生态摄影师最重要的就是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拍到野生动物最真实、生动的一面。除了前面提到的小运气和技巧经验之外,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比别人更多的付出,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1、雀鹰

雀鹰是鹰属猛禽中体型中等的一种,它接下来要介绍的红隼都属于我所说的“行踪隐秘不声不响的鸟”。也就是说,当它们飞过我们头顶时不会“提醒”我们——“嘿!我在这儿!”要发现它们既需要一定的运气,又需要观鸟者有必要的找猛禽的意识,最行而有效的做法就是不时抬头扫扫天空。其实观其他的猛禽也是如此。

被乌鸦驱赶的雀鹰
雀鹰飞行时可见6枚翼指,尾部甚长。这是种常见的猛禽,尤其在公园或小区中,它们经常袭击小雀。往往当你听见林间小鸟发出急切嘈杂的叫声时,不妨抬头看看天空,或许正是一只雀鹰飞临上空。但是当雀鹰飞过乌鸦的领空时,强者的概念就被逆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