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雕体型相对较大,喙和爪看起来更加壮硕有力,虽然长相上是显得楞了点儿,但力量和视觉冲击力却是压倒性的,金雕、草原雕、林雕、角雕、猛雕、冕雕、楔尾雕,都是猛禽中的大块头(白尾海雕、白头海雕、虎头海雕属于海雕亚科,座山雕是秃鹫的俗称,属于秃鹫亚科,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雕)。
此外,雕的跗跖(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通常没有羽毛,表皮角质鳞状)全部或部分覆羽,也就是说,雕穿了条毛裤,鹰则是光着腿。雕为猛禽中的王者,《史记·李将军列传》:“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射雕者是匈奴射术最精湛的弓箭手。
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毛泽东《沁园春·雪》:“只识弯弓射大雕。”金庸武侠小说的代表作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里的白雕和黑雕应该就是草原雕和金雕,而《神雕侠侣》里神雕的描写看上去倒像是鹫),这几处如果将“雕”改作“鹰”, 气势无疑就要弱了很多。
雕的钩状喙是用来撕扯肉块的,捕猎用的是锋利的爪子。雕从空中俯冲而下,接近猎物后,用爪连击带抓,然后攫住猎物顺势腾空而起。吊车吊起货物的样子有点像老鹰捕猎,所以黄县话里跟吊车叫“老雕”,比如:他是工地上开老雕嘞。
“鸟”在甲骨文中像一昂首勾喙蹲踞枝头的大鹰,其本义即雕类猛禽,最初的读音也与“雕”类似,故可借作“屌”,用作骂人话,古代白话小说中经常用到,《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武大道:‘含鸟猢狲,倒骂得我好!’”后来“鸟”作了鸟类的泛符,其本义便又另加“周”写作“鵰”,异体作“雕”,如今规范字用“雕”。
“周”在甲骨文中象钟体上雕满乳突状的装饰纹,其本义为雕刻周密,后其多用作引申义“周密”“周备”“周济”“环绕”等,雕刻之义则写作“彫(《说文》:“琢文也。从彡,周声。”)或“琱”(《说文》:“治玉也。一曰石似玉。从玉,周声。”后这两字都借用“雕”来表示,指在竹木、玉石、金属上面刻画,如雕刻、雕琢。亦指各种雕刻手法,如平雕、圆雕、透雕,或不同种类的雕刻作品,如石雕、玉雕、木雕。也指有彩画装饰的,如雕梁画栋。
南朝齐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雕龙”一词出典于战国时代的驺奭,谓其言辞若“雕镂龙文”,“文心雕龙”就是用雕镂龙文那样精细的功夫去分析文章写作的用心。同时龙是最神秘莫测、难以揣度的,用来形容文心也是恰当的。与龙相比,虫可谓渺小到极点,故“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称其书斋为“龙虫并雕斋”,龙与虫一勺烩了。
从“周”取义的字皆与雕刻、布满等义有关,“雕”字中,周为声符(碉、鲷、凋、调皆读diao),亦为意符,“周”要用到锋利的刻刀,此处指雕这类猛禽拥有锋利如刀的利爪。“周”亦有“环”义,以之表义,也有取雕可以环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