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学生差距不大,到三年级时开始分化!分化的原因,一是课程增多,难度增加,二是行为习惯开始形成。
三年级开始学习主科英语(科学课现在己从一二年级开始学,但从三年级开始测试),不要以为只是关乎一周两三节课的小事情,其实差别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精力分配上。不要以为三年级孩子小,潜移默化影响下,他们意识中实际是分得清主科与副科的,从学习态度、上课专注度等细节上是很容易也很明白区分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有限的精力如何去分配,每个人有个人的分配方案,总体来讲,语数英三大主科要多一些,其他课程以轻松放松的心态对待!孩子主要学习精力分配的不同,就会表现出各种差异,潜意识中将会通过认真听讲习惯、认真完成作业习惯、爱读课外书籍等形式表现出来,有的三科齐头并进,有的偏科。
三年级,英语作为新开设课程,对班级每个学生基本平等(精英阶层孩子大多领先一步),难度增加,语文方面主要体现在阅读与作文上,数学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乘除的理解上。
三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开始显现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家都懂这个道理,不再赘述,作文方面更明显,因为阅读量大,遣词造句不用细说,叙事条理性因大量阅读的潜移默化也开始发挥重大作用。当然,阅读量大,也会对智商发育起正面促进作用。
三数,乘除是主要内容。前面讲过,一二年级学生因有实际生活阅历,对加诚法理解深刻,乘法是对多个相同数量相加的简便计算,除法实质上是对某些事物平均分的一种运算,因实际生活他们应用少(大多数学生对购物中运用乘除多,其他方面几乎可忽略不计),他们对乘除的数学思想理解不深,我们可以把乘除法看作加减法基础上的抽象思维,这一点,就特别考验一个人的智商了!举个例子:速度、时间及路程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三年级学生来讲,就是一种抽象思维,理解越深,对今后难度更大的诸如相通问题、追及问题、火桥过桥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的学习,帮助很大。
一个班50人,智商高的只3一5人,智商差的也只3一5人,其他的绝对多数学生智商差距不大,学生表现各异,最直接原因是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的不同。举个例子,课外阅读量大的学生,主要是从小就开始阅读,是经历了一个长时间之后沉淀并积累下来的,语文学习很轻松,轻松的同时英语、数学学习他自然可以多分配一些精力!
学习成绩提高,上课认真听讲是最为高效的学习方法。课堂上,眼睛看到、耳朵听到与心里想到(思维能力)三者之间产生化学反应(简单讲就是学生与老师思维在同一个频道上),是最佳的学习习惯,上课时低头、做小动作、讲话、眼望窗外,就是一心二用,就是三者没有同步产生化学反应,怎可能高效!甚至个别学生低效、无效!!
书本,读一遍后过几天还可以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课堂教学呢?时间不会为你停留,一堂课过去了就过去了,指望小学生靠个人课后摸索?
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听懂知识点是一回事,对理解知识点深浅又是一回事,知识点能否灵活运用更是另外一回事!完成作业,就是自身对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及应用的一种体现。及时认真正确地完成作业也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学习习惯!
一步慢,步步慢,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在这种课程增多、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开始分化。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智商高的更加优秀,智商普通的稳步前进,会慢慢超过那些看似聪明却习惯不好的学生,之间差距随着时间慢慢拉大!
前面我谈到小学阶段,良好学习习惯作用大于智商作用,也是由此深度观察与思考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