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媒体人,比去年更勤奋。
我加入的几个大V的社群,在我下播之后,群主都还很活跃,各种发红包,与群友互动。今天一大早,各个公域的平台,创作者作品发布的密度,也比平时高出好多。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拼?一方面是因为过年期间,大多数人在聚会的间隙,其实是很无聊的,流量红利大,更重要的是,从大趋势看,2021年,流量的钱,更难赚了。
2021年, 流量变现,有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自媒体人在公域流量的争夺,不再以单纯的粉丝数量为指标,而是高质量粉丝的数量。
其实这个趋势,在2018年底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来,只不过当时很多的自媒体人,并没有意识到,尤其是粉丝几十万上百万的博主。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商家对广告主还比较信任,也可以说还比较傻,对于大V广告带货的真实效果,并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理解,还处于交学费的阶段,而收学费的大V,就是这一波认知差红利的获益者。
后来越来越多的商家,花了几万块的广告费,结果只卖出几百块的东西,于是也慢慢明白过来:原来粉丝数量,是可以作假的;即使粉丝是真的,粉丝质量比粉丝的数量更重要。
总体说来,消费品领域和知识付费领域,财经类粉丝的消费能力,比职场类的高,职场类粉丝的消费能力,又比剧情号的粉丝消费能力高,最不愿意花钱,同时也没什么钱的粉丝,是军事和时政类。
即使是财经类博主,拥有几十万级别的粉丝量,全靠广告和带货,一年也很难有百万以上的收入。
接下里的变现方式,就是知识付费。
这对粉丝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如果粉丝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都不强,看热闹的多,真正付费的人少,就会出现人很火,但挣不了多少钱的情况。
而且只是付费这个变现途径本身,周期性是很强的。
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付费粉丝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变现的速度。同一个课程,可能第一期的时候能招500人,赚了二三十万,第二期的时候就只有300人,第三期的时候可能就只有150人了。
博主要持续赚钱,只能开发新的知识付费产品。而博主的专业能力是有限的,自己熟悉的领域就那点东西,后期只能跟其他博主合作。
下面问题来了,既然你是跟别人合作,那我作为为什么不能直接找你合作的那个人去买课呢?
实际上,这种大V带中V的模式,到后来就是大V在为中V引流。
所以,没有大规模变过现的大V博主,一开始变现,势头是很猛的,第一年能干个几百万,但第二年收入就减半,到了第三年,如果没有全新的产品出来,基本上就没多少钱可赚了。
第二个趋势,就是博主的后端运营能力,决定了IP变现的效率和持续性。
我2018年以前的定位,是教育类博主,消费能力和意愿,属于中等偏上,而我的粉丝,全网加起来,也就两万人,根本不可能接到广告。
而大的细分领域的头部博主的粉丝量,非常恐怖,动不动就两三百万,我作为新晋博主,已经太多增量粉丝留给我了,所以必须要谨慎思考我的商业模式。
于是我采取了两个策略:
第一就是把IP往创业上靠,后端链接创业机会。
第二就是增加账号的垂直度,专攻创业领域里面小成本,跟互联网相关的细分领域,把大V粉丝里面那些有细分需求的人,转化到我这边,为他们服务。
事实证明,这两个策略是对的。
到现在我全网也就不到6万粉丝,其中8000还是过去两个星期在知乎涨起来的,而且基本上就靠这篇连载,所以这里面有一定的偶然性。
一个事情,偶然性越强,越难以复制。
今天在我的创业分享社群里面,有群友说他刚买了比特币,昨天买的,而且坚信能赚钱,因为某某大神赚了钱。
我没有否定他,因为有可能三年后,比特币真的会再翻10倍。但我觉得这个标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复制性会比较差。
投资就是要追求确定性,要不然跟去赌场有什么区别?
我在年前开始在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买了一只股票,三支指数基金,都是消费领域,投入11万,昨天我看了一下,已经浮盈7000元。
我觉得消费领域的投资,确定性会相对高一些,未来越不确定,消费品行业越坚挺。所以我今年会逐步加仓,准备投入100万左右。
我的大部分精力和投资,都会用到确定性比较高的事情上。
精准输出、精准引流、精准转化和精准服务的策略,把IP变现的确定性,提高到了极致。
去年的时候,我的粉丝五万,变现430万,今年的目标,至少是600万。
我吸引的,就是想要通过小成本创业,改变人生的人,我在公域发表的内容,就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筛选。
然后进入我私域的人,通过三言两语的交谈,完成分流。
一部分粉丝只是对我有一定的好奇心,这部分人我就让他们观望观望。一部分粉丝对我做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我简单介绍一下,然后把他们推给我太太,让他们获得更多信息。还有一部分粉丝自己有生意,想要开拓眼界,他们就可以进我的创业社群。
偶尔会遇到杠精,我直接删除拉黑,绝不废话。
这个步骤,实际上把所有的粉丝都进行了转化成为了潜在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知识付费的客户。
第三个趋势,就是自媒体人对粉丝的影响力,相对于内容质量,触达频率的权重,会越来越高。
前几天,刘德华进驻DY,几个小时的时间,粉丝就达到了两千万。
刘德华是我少年时期的偶像,现在还是我的偶像,但是多了一个身份,就是我的“竞争对手”。
因为我自己也有DY,所以在引流方面,我们是有竞争的。
能和自己的偶像,出于同一个竞争领域,我既感到有些意外,同时也有一些小小的自豪。
因为这说明,流量变现的生意,潜力还很大,大明星都想进来分一杯羹。
和大明星相比,我们普通人有什么优势?
我们的优势恰恰就是粉丝不多,所以可以增加触达粉丝的频率,与粉丝一起成长进步,分享人生经历,从而增加粉丝的粘性,达到长期的合作。
这就是为什么我和Joie昨天晚上要做直播的原因。在华人最重要的节日,我们没有和家人一起聚会,没有出去放鞭炮,没有打牌,而是 精心准备,和社群的小伙伴们一起跨年。
大明星,大V,可以做知识输出者,引导者,榜样,但是他们很难成为倾听者,陪伴者,这就是我们小V和KOC的机会所在。
2021年,不管你是自媒体人,还是W商,只要你在私域里面有粉丝,不管这个数量是一千还是还是一万,甚至不管你有没有完全确定你的商业模式,一定要确保你跟粉丝的触达频率足够,只要你能成为那个让他们每天至少想到一次的人,你就还有机会靠IP变现。
大家好,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下小白创业存在的局限:
得不到真正专业的指导。
今天一位网友对我表达了一个疑惑:我看了一下你的抖音,也才1000多个粉丝,点赞评论数量也不是很多,人家粉丝几十几百万的大V一年也就挣几百万,你凭什么挣这么多钱?
专业和业余的区别,就在于专业人士的很多认知,业余的人很难触达,或者自认为很懂,其实得到的都是无效信息,甚至垃圾信息。
但奇怪的地方就在于,因为人类的大脑,有将零星的信息合理化的倾向,垃圾信息接收多了,脑子里面反而会形成一套垃圾体系。
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是全网布局的,DY号都有两个,其他的平台,例如知乎、WB、小H圈、GZ号、B站、今日T条我都有帐号,加起来粉丝有五万多。最适合小白的引流策略,就是多平台发布,在提供优质内容的同时,去赌概率。专攻一个平台的素人,背后没有团队运作的,大概率是跑不出来的。
另外,认为粉丝的数量决定了自媒体人收入的多少,这个思维是五年前的,早就已经过时了。那个时候互联网生态相对简单,博主变现的途径也相对单一,一般就是带货,最多加一个知识付费。
现在的互联网生态非常复杂,而且与商业的链接更加多样,自媒体作为流量入口,可以在后端与多种变现商业模式进行组合。自媒体人之间的竞争也更加综合。
有着完备后端交付体系的博主,根本不需要太多的粉丝,就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变现。完全有可能同一个平台,粉丝100万的人赚的钱,还没有粉丝10万的人多。
最后,我再说一下粉丝量。
这里面是有操作空间的,而且有些操作,根本就是官方的操作,就是而且是常规操作。大的平台基本上都会给粉丝量达到一定数量的博主免费送机器粉,而且比例不低。粉丝量达到一定数量的博主一定知道,而外行人不懂,就是不懂。
还有就是很多大V,他们是会花钱去刷数据的。
你看他收了100万的培训费,可能转过身去就要花50万去“做数据”。因为只是无脑刷肯定不行,要精心调配,让数据看起来像自然增长。
如果对目前环境下IP变现的基本逻辑没有清晰的了解,小白要靠自媒体赚钱,根本不可能,越勤奋,坚持得越久,越沮丧。
总之,大家要进入任何行业,请先找到行业内取得成功的人,而不是观察行业的人。赚钱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的事情,外行只能看热闹,而且往往是学历越高,表达能力越强的外行的评价,越能够误导人。
如果信错人,他已经赚到了眼球,大不了被醒悟过来的你骂两句,而你,失去的是人生。
大家好!前几天在忙“女神节”活动,也是社交电商行业,今年第一次大活动,所以更新慢了一点,今天空闲时间多了一点,继续分享。
今天的话题是:对于首次创业者来说,能力比项目更重要。
在经济形势极其不稳定的背景下,有不少朋友,现在正在寻找副业。
同时,大多数的朋友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互联网相关的营销项目,是能够同时满足符合时代趋势、投入成本低而且发展空间大三个条件的创业板块。
大家真正纠结的问题,在于项目那么多,到底要选哪个?
我的建议是,随便选一个。
我自己是做渠道营销的,我当然希望大家能够首先考虑我的项目。但是站在创业指导者的角度,我认为:一个人的核心能力,比项目本身更重要。
这个判断咋一看起来跟我之前的观点有点矛盾,我之前更多强调项目选择的重要性。
实际上,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在不同阶段,不同因素的权重是不一样的。
对于创业小白来说,刚开始做副业或者辞职,尝试做第一个生意。这个阶段,重要的不是项目,而是认知。
第一个认知,就是思维方式,也就是要明白通过出卖劳动力和时间赚钱与通过商业模式赚钱之间的本质区别。
前者的机制是简单交换,后者的机制是杠杆。
如果用打工的思维去创业,最后的结果,只不过是把用劳动力换钱的模式,换了一个环境而已。
例如说,辞掉了朝九晚五的办公室工作,去开一个早餐店,然后和自己的伴侣,每天早上4:00起床做早餐。
这种生意,是没有什么附加值的,跟上班没区别,甚至还比不上上班,上班至少不用自己投入。
而同样是做早餐店,能够成为品牌方让别人来加盟,这里面就利用的杠杆效应,也就是把他人的资金和劳动,都为自己所用,把一定的风险转嫁给别人。
思路上的转变,可以通过接收二手信息,加上自己的思考来实现,但是决定创业者成败的关键认知,必须要从实践当中学习。
基于我这几年创业的经历,我发现,只要是跟互联网相关的个体创业项目,对人的能力要求,其实是高度一致的:
设计变模式的能力、内容输出能力、文字表现力、镜头表现力、演讲能力、带货能力、社群运营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
我发现,具备上述能力的人,在过去10年,能有抓住一波又一波的机会。
实际上,我目前项目的经销商里面,有一部分,就是原先做微商、直销、电商的团队长,他们带着相关行业建立能力切入新项目,很快就能把团队做起来。
我也发现,三年前以小白身份加入项目的经销商,例如我们的第一位经销商就是一位纯小白宝妈,之前完全没有做过跟互联网相关的副业,连代购都没做过,通过三年的实践和成长,现在已经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团队长,年入六七十万。
核心能力怎么取得?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上手干,同时跟着优秀的人去学习,这样才能确保在方向上不犯错。
遇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才能学真本事。
经济不好,赚钱更难。练好内功,至少能跑过那些持续观望的人。
哪里有什么一夜暴富,一切都是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