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11月1日下午,无痕中国第三十七期无痕指导员培训在济南泺口黄河举行,来自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苑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二十五名同学参加了本次培训,这是“高校无痕环境行动”第三年活动的组成部分。
由共青团济南市委、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天桥分局支持的小小河长讲师及LNT无痕指导员培训项目,在泺口黄河由无痕中国讲师大麦、Kiwi为参加培训的同学们讲解无痕环境暨黄河无痕生态课程的开展方法和技巧,学习应用幸福公社户外课程,为大家演示“体验式、游戏化、在地化”的环境课程、设计思路和户外授课技巧。
在济南黄河石碑旁,Kiwi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无痕行动指南,一起做负责任的地球公民。
无痕中国的大麦老师,宣布了当日的环境课程内容和分组PK规则。他把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按照河流相关元素,随机分成了四个小组。
临时组成的小组成员互相认识以后,开始快速而激烈的河流卡牌大PK:“大禹,他治理了黄河”,“鲤鱼,是济南黄河的特产”,“鹈鹕,是淡水边的常见鸟类”。
之后,是山东黄河的相关知识。大麦老师从分享“四渎唯宗”的“四渎”开始,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四条大河(其中在山东的就有两条!),以及黄河的显赫地位,又和大家分享了著名的“贾让治河三策”,顺便普及了一下古代印刷、汉字以及家具的特点。
而黄河在山东境内的情况呢? 大家了解不多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手绘济南黄河”就知道啦。
宽阔的河堤地面,就是挥毫泼墨的大画卷。按照大麦老师的要求,各小组同学们一起“还原”了黄河在济南的流经地域图,补充了相关的人文地理资料。
是不是还缺少点什么呢?这就需要大家的力量一起完成了,又是一轮激烈的PK大赛,每个小组成员将自己小组讨论得出的正确地级市和风土人情,填写到济南黄河流域图上。“聊城特产铁公鸡!”,“淄博特产陶瓷!”“济南特产章丘大葱……”
大家每找到一个线索,就急切地举手,终于大功告成!
西汉后期,黄河频决口,哀帝召集治河者议事。大臣贾让提出治理黄河上、中、下三策,后世称为贾让治河三策。上策主张滞洪改河:在冀州改河,在遮害亭一带掘堤,使河水北去,穿魏郡中部入海;中策提出筑渠分流:在冀州开凿漕渠,以达到分洪、溉田兴利目的;下策则为缮完故堤:依旧修缮故堤,加高堤坝,劳费无已。他的治理黄河三策对后世治河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古代治河思想方面的重要遗产之一。
大麦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黄河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同学们通过交流和两轮筛选,惊讶地发现身边的黄河,居然为济南市提供了接近九成的城市供水,真正是泉城的“动脉”啊。
当日同学们积极地发言,在讨论、抢答过程中,大家在游戏中学习到了有关黄河的各方面的知识。大麦老师从描写黄河边泉城济南的诗句开始,引导大家关注黄河流域的湿地植物和鸟类。
除了在风景如画的泺口黄河景区中来进行直接体验和学习,无痕自然学校引入大量自然教育方法作为黄河无痕生态课程的导入,使用了解说、观察、笔记、表演、讨论、分享等教学手段,并用问答、现场作业、课堂总结形式,让参与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学习和巩固黄河无痕生态课程内容。
在生态文明建设教学内容上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做出接地气、便实操和受欢迎的黄河无痕生态课程讲师培训。学习无痕环境教育实操手段,学习应用幸福公社户外课程,树立无痕环境理念,并结合黄河无痕生态课堂,掌握环境解说技巧和无痕活动设计方法。
无痕老师讲解完之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问题,大家进行积极的讨论,加深对黄河无痕生态课程的认识。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谷振寒同学说:
这次活动真的让我知道了很多知识。三山五岳四渎,黄河流经的城市,治理黄河的古人,湿地动植物……身为聊城人我第一次知道黄河也流经聊城,真是惭愧。这是收获颇丰的旅程,不仅懂得了知识也交到了新朋友,很开心!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芊芊同学说:
今天参加了无痕环境教育培训,收获满满,在老师的讲解下,深入学习了有关黄河的有关知识,了解了黄河流经山东的地级市,和黄河对济南的影响,也认识了一些湿地动植物,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了解,期待下一次活动!
今天,在这里,一起播下无痕环境教育的种子。
感谢共青团济南市委、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天桥分局的长期大力支持。截止至2020年11月1日,无痕中国已联手幸福公社,举办无痕环境教育讲师及指导员培训37场,累计培训无痕环境指导员及生态环境讲师1298人。
文:无痕君
图:Kiwi、大麦等